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做人,最重要的三個「秘訣」,知道一個也好!

做人,最重要的三個「秘訣」,知道一個也好!

做人,最重要的三個「秘訣」,知道一個也好!

人之所以異於動物,是因為心性且有道德修養相輔而邁向正道。道德修養是善的催化劑,雖然流於教條式,不過諸兒女從出生以後即接受陶冶,只是再經過轉識成智的過程,才逐漸明了道德修養的重要。所以藉由今日與靈兒們會晤之機,闡述道德修養在心性良知的作用,俾使在道程精進上,知其所以然。

第一個秘訣、樹立原則:情緒的發用,若非經過道德修養的陶冶,恐怕會難登大雅之堂,因為情緒易受外在環境波動影響,失去理智。比如:許多暴動都是經由煽風點火引起高漲情緒而發生。因此,道德修養在心性上樹立原則而消解、甚至吸收暴戾之氣,俾使心性符合大眾所認可的平和。

第二個秘訣、發揮善性:人之初,性本善,但易受紅塵染缸影響,染黃渲綠,所以,當人人築起道德修養的城牆後,即當由己德光輝熏陶他人,促使人心向善,換句話說,是使他人能夠見賢思齊,而自己即是榜樣。

第三個秘訣、超脫一切:修道最終的目標即是超生了死,證道逍遙,而道德修養即是完成超生了死不可或缺的要件。所以,諸靈兒細思,從樹立原則不違逆世道,再從己的影響他人,即是正己渡人。因此,完備了正己渡人則可漸序累積功果,如此一來,則俱足成仙為佛的條件,如何不能超脫一切呢?

情緒是道德修養的絆腳石,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所以情緒如何符合正道不踰矩、不犯人,則當仰賴勤於修持道德修養。

不過情緒並非一無益處的,比如:喜善而惡惡,當利與義互相矛盾時,也可因為道德修養的原則取義舍利。又如:靈兒懼惡死亡,所以,當以外相之喜情緒發用,長期養成內心喜樂,豁達生死,而使生死鴻毛與泰山之間取得均衡點。

總而言之,人若離開道德修養,必會受到後天惡劣環境習染,逐步踏入黑暗。因此,靈兒修道應知道德修養的重要,起而踐行。

人之異於禽獸,不是外觀的不同,因為人和禽獸一樣,有五官能視、聽、言、嗅、食,甚至消化、生殖……等等。相同的生理反應,所以強以外觀分辨人與禽獸實是不合常理,正所謂【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因此可知,差異在禮。

禮是綜合諸多德目的行為表現,也是心知的表現,心知可以控制情緒反應,比如:人類擁有心知,所以發怒時,知道對象,而且透過理智,適度管控怒氣的發作;不過,禽獸缺乏心知,因而雖然仍有情緒反應,卻容易遷怒,甚至不明所以侵犯他人。以人類最忠心的守護者─狗為例,眾所皆知,狗兒忠心愛主,但偶爾亦會侵犯傷害主人,因為他的情緒是種刺激反應,缺乏心知。

心知是人性的特質,心知囊括性善、性惡的範疇,那幺心知是什幺呢?心知是透過學習而成長的智能,能反省、知生死,可關懷等等,一切行為上的反應,都統稱為心知。

不過諸靈兒當仔細了解心知與良知的分野,心知是透過後天學習建構而成;良知是屬於先天具有的本能。再換句話說,良知猶如識海的阿賴耶識,潛隱於識海卻隨靈轉輪。

心知猶如莫那識是溝通識海的橋樑,所以建構心知過程,偷工減料,亦即修持不力,那幺即無法串聯阿賴耶識中善的能量;再換句話說,沒有認真修持德目所產生的禮節規範,縱然夙世具足善根或元身,仍然無法回歸本位。所以諸靈兒當把握俱足心知的人身,認真修持,方不枉這趟寶山之行。況且人與禽獸間亦有業障輕重的分別,倘若藉此輕業之軀,認理修真,來日回鄉必然可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南無觀世音菩薩:自未得度,何能度人!
「三世因果」:貧窮者從慳貪中來!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