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說:生活不論有多艱難,這兩個習慣不能有,一有,你就輸了!

佛說:生活不論有多艱難,這兩個習慣不能有,一有,你就輸了!

佛說:生活不論有多艱難,這兩個習慣不能有,一有,你就輸了!

一、慣性思維。

一般眾生在沒有碰到危機時,總是欠缺憂患意識,及時檢視反省自己。因為在同一個環境中生存,每日面對差異甚小的事物,便容易產生慣性思考,認為每件事順利地進行。然則,當有強烈衝擊性的事物發生,眾生便如待宰羔羊,無所適從。

慣性生活易使生活偏於安逸。安逸的生活並非不好,只是失去居安思危的反省,很容易產生怠惰,怠惰地面對生活挑戰,久而久之便失去競爭能力。

然則,社會是多變且富有挑戰的,如果不去思考反省周遭種種事物,很容易成為社會犧牲品。比如:國外地區發生食品問題,如是問題存在已久,眾生是否能在輿論揭露前便已洞燭先機防範未然,而純以蔬果飲食養生呢?

由此可見,眾生尚無法有檢視前因的能力。換句話說,在養生觀念倡導的時下,眾生僅是人云亦云,未能正確付諸實踐地檢視前因,才會導致諸多茹素者成為劣質食品的受害者。

慣性會產生怠惰,使眾生容易以自以為是的觀念生活,乃致從前因肇生嚴重的後果後仍是渾然不覺。舉個簡單的例子為證,有些人和最親密的家人相處,總以暴躁脾氣惡言相向,試問如此脾氣能夠不牽涉到人我關係上嗎?答案在大家心中各自有數。

所以檢視前因即在最細微及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深入探究。再以身體為例,時時姿勢不良,日積月累,必然造成筋骨疾厄。所以檢視前因是修持大道不得減少的功課,也是欲圓滿人生不可或缺必修的課目。

二、目標不定。

人生是由許多不圓滿拼湊而圓滿的道路。所以靈兒擁有許多不同的舞台及須扮演不同陌生的角色,但是每個舞台上演的戲碼不可能都是精彩絕倫,不過眾生至少可以用一個中規中矩的角色,使舞台圓滿落幕,此中規中矩的角色,即是由大道修持,實踐道德培養,有了如此能力,必然可以一改拙劣演技,在每個舞台上扮演要角。

菩薩畏因,世人畏果。之所以畏果,乃因果總是出乎意料之外,所以在檢視前因時,必須細微、必須謹慎,尤其言語常為是非的開端,如果謹言慎行,必可減少紛爭,減少紛爭即可減緩承擔後果。值得大家細細省思。

豐富的見識透過幾番實踐的過程,才能轉化為智慧。人生皆是如此,在於修學行持也是如此,信仰是對自己的尊重,不是他人或事物可給予的,道程上不論儒、釋、道,皆以真理的道法為依歸,眾生修持不是修孔孟、不是修佛陀、不是修黃老,但總是因為人、事、物影響信仰,甚至改變目標,試問,早上修道,晚上學佛,目標不定,能夠有所成就嗎?經驗必須累積,才能獲得開啟智慧的鑰匙。

理想可以縮小,但縮小的是完成理想的路途;目標可以改變,但改變的是同一路線上更高的目標。對於聖凡諸事,都應有學、思、行的動力支撐。仰賴信仰,信仰可以是宗教,可以是自己的信念,但無論如何,必須付出行動,累積經驗才能開花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做人,最重要的三個「秘訣」,知道一個也好!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