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已成熟,為何空軍還要裝備大量殲7?

殲20已成熟,為何空軍還要裝備大量殲7?

殲20作為中國首款研製並裝備的五代機,其技戰指標可以說是相當先進了,各項技術也是十分成熟。其整體都已實現國產,包括其配套的武器裝備等也是純國產。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即使殲-20已經批量裝備部隊,中國空軍仍在大量一線及二線部隊裝備著殲-7系列戰機。

殲-7系列戰機仿製自前蘇聯米格21型戰機,是一種典型的二代戰鬥機。由殲-7戰鬥機發展而來的有許多型號,包括雙座教練型殲教-7A等。殲-7系列戰機曾在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擔空中力量的中堅。可以說殲-7系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服役時間很久功勞也很大,但也是目前在役中最落後的戰機。

反觀殲20,無論是科幻的外形,先進的飛控,巨大的載彈量和航程,以及無與倫比的機動性能和隱身能力,都堪稱中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技術的結晶。何況殲20已經批量裝備階段.但我們一對比就會發現,殲20確實先進,性能遠超殲7,但是殲20的價格和操控難度也是遠在殲7之上的,這便是問題的關鍵。

殲20的的單價估計是殲7的幾倍,而能夠飛殲20的飛行員目前也不多。目前殲20的飛行員選拔多是那些在三代重戰(如殲11系列)上積累很多飛行經驗的飛行員中。而殲7系列僅是能飛高級教練機就可以達到的水平。這完全是天差地別。

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殲7在某些方面的作戰效費比遠高於殲20。就拿殲7目前服役最新的型號殲7E/G來說,在目前中國空軍現有的裝備體系中,仍能發揮出一定的效能。比如有地面雷達站和空中預警機的數據共享情報支持的情況下,基本可以和沒有作戰體系加持的F16五五開,甚至能壓過一頭,取得部分優勢。作為三代戰機數量不夠的補充(當然近些年中國空軍發展迅速,三代機數量也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可以和其他三代機協同作戰,或者與敵方三代戰機進行低烈度對抗。況且現在很多殲7的壽命還很長,還有堪用的價值。

除此之外,更先進的戰機產能不夠也是一個原因。目前殲7也在緩慢退役中,限制因素就是接替它們的三代戰機(殲10殲11系列)產能不夠。在2014-2016年這段時間殲7大約是以每年兩個團六十多架的速度退役,算上殲20蘇35的服役速度,最早也要在2022年左右才能退完。

還有一個原因:為了保持部隊的編製。許多的空軍單位還保留著殲7機隊的編製,(當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用於訓練飛行員的教練型號)如果全部把它們淘汰,又沒有新飛機入列,那麼部隊的番號就危險了,就會出現有編製而無作戰裝備的缺編狀態。所以為保留最寶貴的序列本身,就算是這些比較落後的殲7也得保持在役。

文/兔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代重殲 的精彩文章:

俄超級導彈遭美專家質疑,被一語點中要害
印度不惜代價進犯巴鐵,真實目的居然只是為了買戰機

TAG:四代重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