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一代名伶,戲好得賞而忘形,大膽問雍正一句話,終遭亂棍打死

清朝一代名伶,戲好得賞而忘形,大膽問雍正一句話,終遭亂棍打死

文/傅華軒

一個人如若"得意",切莫"忘形"!不然,就要有故事發生了。在民間,如若有點"得意"的事,因而"忘形",大不了就是出醜,讓人鄙夷,讓人恥笑。如若和高官在一起,有了"得意"的事,就隨隨便便,得意忘形,那就要出大事了!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是一個演戲的,應該是國家一級演員吧,因在皇帝面前得意忘形,而丟了性命。

看看當今的演員們可是了不得,掙錢多,受追捧,風光無限,趾高氣揚,有的人還弄了個"文職少將"待遇,或弄個某某委員。然而在清朝以前,戲子是下九流,和娼妓等是一類人,是很低賤的行業。說一項朝廷的規定就可以看出來了,戲子的後代不準參加"科舉考試"!老百姓斷了科舉這條路,就意味著在社會底層永不翻身,就等於現在沒有參加高考的資格,由此可見,清朝以前的戲子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

在清代,上至皇宮帝後,下至平民百姓,都將看戲視為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農閑了,有廟會了,村子裡經常有戲班子來唱戲,台上演的是帝王將相,唱的是才子佳人,台下看得是如夢如幻,聽得是如痴如醉。

清代帝後們,幾乎個個也都是戲迷,他們愛看戲,也懂戲。

清入關後,受漢文化熏染,皇室成員均喜愛看戲。順治帝喜讀《離騷》、漢樂府等,並令樂者譜之以宮中雅樂。詞、曲皆有古風,聞之清新悠揚,故將其定名為"清平調"。

康熙帝也愛看戲,他將教坊司改名為"南府",隸屬內務府,網羅民間著名藝人教習年輕太監和藝人子弟,為宮廷演出,屬於國家級的文藝團體。康熙還認真研究過江蘇崑曲、江西弋腔與絲竹、曲律之間的關係,並派人下江南尋找弋腔教習。

雍正帝對戲劇也比較喜愛,他當皇子時,康熙帝曾讓他詢問南府教習有關戲劇的問題。他繼位之後,自然也免不了此樂,然而這位性好猜疑的皇帝卻干過杖殺優伶的事。據《嘯亭雜錄》記載,一日,雍正帝在宮裡觀看雜劇《鄭儋打子》,扮演常州刺史鄭儋的伶人唱腔表演出色,在當時,他應該是國家一級演員,明星大腕,由於他演的"曲仗俱佳",雍正帝十分高興,當即就命人給了這個演員很多獎賞。這位伶人受此恩寵,一時得意忘形起來,竟然忘乎所以地斗膽詢問雍正帝,現任的常州刺史為何人。雍正帝聞言立即大怒,說道,你不過是一個小小優伶賤輩,下賤之人哪來的資格擅問朝廷之事!宮裡的藝人竟然涉政,此乃歪風邪氣。於是下令將此人杖斃。執行的宮中士卒們,把他拉了出去,一頓亂棍活活打死。一代名伶,著名表演藝術家,就這樣因得意忘形而丟了性命。

乾隆帝更是一個戲迷,他繼位後,擴大南府規模(增加國家歌劇院的編製),下令選征蘇州籍藝人進宮當差,名為"外學",屬南府管轄,原宮中習藝太監稱為"內學",乾隆一朝內外學人數在千人以上。宮內演戲時,先由南府將演出地點、日期、開戲時間、劇目及主要演員等寫成文書進呈皇太后、皇帝御覽,皇太后或皇帝點頭後才允許開演,有時候皇太后、皇帝也會親自點戲。乾隆帝個人喜愛崑曲,並且頗通音律,能擊節鼓板,編寫劇本。據說,他還親自上台演出過《李三郎羯鼓催花》一戲。

乾隆年間是戲曲發展的繁榮時期,各個階層普遍喜愛看戲,王公大臣、文人學士的府邸中演出頻繁。

嘉慶以後,隨著國運下降,時局惡化,宮廷戲曲演出活動開始減少,嘉慶朝南府內外學有800餘人,到了道光時期,南府改名為昇平署,因國庫匱乏,外學被取消,宮中演戲太監也逐漸減至200多人。

宮中的演戲,慢慢衰落下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為了給愛新覺羅氏,誕下一個蒙古血統的皇子,這姑侄三人共侍一夫
唐朝最冤死的將領,因一句讖謠流言,成了武則天的替死鬼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