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打仗,怎麼傳遞軍事機密不會泄露?不得不佩服老祖宗智慧

古代打仗,怎麼傳遞軍事機密不會泄露?不得不佩服老祖宗智慧

當下生活,網購、支付、辦卡都少不了跟密碼打交道,如果一個人忘記了密碼,將會給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麻煩。密碼起源於古代軍事戰爭,從古至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電報、電話等通訊工具快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才出現,在這之前,軍隊之間進行通訊基本上都是靠派人送訊息的方式來完成。但是如果送信之人被俘虜,信息泄露或送信之人人冒名頂替,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所以,軍事通信還必須採取有效的保密措施。在這方面,古代兵家有不少有趣的發明創造,說起來也是饒有趣味的。

我國古代秘密軍事通信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易經》中說過:「機事不密則害成。」到了秦漢時期,《六韜》一書假託西周軍事家姜太公之口,介紹了我國最古老的秘密軍事通信工具---陰符和陰書的使用方法。

所謂「陰符」,是使用者事先準備好一套符,以不同尺寸的符代表不同含義,僅叫通信雙方知道。如1尺符,表示克敵制勝;9寸符,表示破陣擒將;8寸符,表示降敵得城等等。使用時,派信使持選定的符送交對方。這樣,符上不著一字,卻可以陰通語言,不泄於外。缺點是方法過於簡單,不能傳達較為複雜的信息。

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古人又發明了「陰書」。即:將一用繩索串聯竹簡編成的軍事文書拆開,令竹簡參互交錯,分派三人發送,每人只知道一部分內容而不能掌握全部機密。在傳送過程中若某個信使被敵人截獲,也泄漏不了整個文件內容。

唐代文書多寫於帛和紙上,保密措施也隨之變化,值得一提的是「蠟丸書」的出現。蠟丸書就是把書信密封於蠟丸內,以其體積小,不怕水浸,便於藏在信使身體隱密處,防備敵人搜查。為了加大保險係數,宋人又在此基礎上發明了「字驗」一一今天看來,它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軍用通信密碼。它的使用方法是:找出軍中常用的40條短語,如「請弓」、「請箭」、「請添兵」、「請移營」等,以不重複的五言詩一首(恰好40字)依次配一條,作為暗號。

每次出兵打仗之前由主將編排好,只限少數將領掌握。傳令與通信時,先擬一普通公文,文中混編入與五言詩相對應的一個字,並在字上加蓋印章,提請注意。這樣,收信人可以據字查出這份秘密軍事文書的真正含義,而敵人即使得到這份文件,也看不懂,仍然不會泄漏軍情。

到了南宋時期,發明了隱寫術,就是用明礬水寫的書信。當水干後,紙上毫無字跡,把紙弄濕後,字跡重新顯現。不過此法過於簡單,嚴格意義上講不屬於密碼學,極容易被破解。

電報、電話發明後,軍事通信工作進入了電磁時代,但是古人發明的那些保密方法,依然給予後人無限的啟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關於以色列的12個事實,絕對讓你大漲見識
閩南客家人為什麼會有獐子崇拜習俗?原來大有學問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