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球速賣通會布局「自營」業務嗎?

全球速賣通會布局「自營」業務嗎?

全球速賣通會布局「自營」業務嗎?

當電商平台發展到一定規模及謀求轉型升級,切入「自營」模式似乎順理成章。淘寶通過「淘寶心選」、網易依靠「網易嚴選」等自營業務進一步佔領國內電商市場。同樣,在出口電商領域,亞馬遜很早就切入自營模式,其自有品牌近年來更是不斷蠶食第三方賣家市場;2018年布局自營模式的Wish,則在這條路上走得並不順利,甚至近期還爆出自營店資金緊張拖欠貨款的傳聞。

作為中國品牌出海的另外兩個「護航者」,eBay大中華區CEO林奕彰曾多次向雨果網表示,eBay不會切入自營業務和賣家搶生意。那麼,作為阿里跨境B2C的一員「老將」,即將9周歲的全球速賣通,在不斷調整升級自身業務的同時,是否也會嘗試「自營」業務呢?

電商平台為什麼選擇做自營?

電商零售流量漸失是個不爭的事實,在從市場增量向存量升級的過程中,不少平台選擇「自營」的業務模式進一步提升對用戶的粘度。近幾年,「平台自營」一詞也逐漸成為一種質量的保障。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自營模式將成為未來電商主流,誰把自營做好誰就擁有電商的未來。靠流量賣廣告的模式會遇到挑戰。過去大家都說平台是電商基本的標配,其實現在大家發現都在從平台向自營轉變,因為這是一個消費者最關心的痛點。

然而,選擇切入「自營」對於很多平台來說是個艱難的抉擇。自營模式雖然能夠通過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圈粉,但其對平台的供應鏈、物流和後端服務等多環節的把控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很容易因自營模式的問題而影響整個平台的市場反饋。網易考拉一直以來都因「堅持正品」享譽進口電商市場,在中國消費者口碑頗高,但近期發生的「加拿大鵝」(自營產品)事件確實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影響。

速賣通如果選擇做自營,具備哪些可行性?

包括淘寶和天貓國際都有引入自營模式,那麼全球速賣通是否也具備這樣的「基因」呢?

業內人士表示,平台若想開拓自營業務,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首先,平台需具備一定的流量優勢。流量決定電商平台的命脈,特別是自營。簡單來說,第三方入駐賣家除了依靠站內流量之外,還會「自我造血」進行一定的站外營銷,比如拼團模式;但自營則完全是平台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平台直接肩負著產品的銷量情況,甚至會影響其資金周轉問題。足夠的流量支持,才能讓其自營產品得到充足的曝光。目前,俄羅斯電商平台流量TOP 1為速賣通,且其近日還與當地最大社交媒體VK合作。每年「雙11」,速賣通都還線上線下進行全方位曝光,甚至在當地開啟線下實體店,吸引線下流量反哺線上。

其次,供應鏈優勢,把控質量關。要做自營,產品質量一定要過硬。相對來說,平台自營的商品屬於「自己」的,那麼從理論上來說質量上更需要保障。這也是為什麼同一款產品,自營的售價會比第三方賣家的要高出一些,但仍吸引了消費者購買。那麼想保證質量,源頭即供應鏈的把控尤為重要。

2016年,速賣通全面轉型B2C,通過各項指標考核賣家運營情況及產品質量,還與天貓打通,將成熟的國內電商供應鏈優勢複製到出口電商。同時,速賣通不斷深入中國各大產業基地,對接當地優質傳統外貿產品線,外加阿里在原產地「溯源」計劃不斷發力,護航全球買,全球賣的產品質量保障。

同時,物流時效保證。選擇自營還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物流快。京東自營依賴京東物流,在國內電商市場表現一直很搶眼。同樣,目前各大出口電商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物流配送體系。亞馬遜FBA、Wish的FBW和WE項目、eBay「橙聯計劃」,以及速賣通菜鳥網路。據悉,全球郵政公司俄羅斯郵政與菜鳥今年2月達成新的戰略合作。俄羅斯郵政為速賣通的商家提供倉儲、運輸、驗收、分揀和遞送等服務,在速賣通大促時,俄羅斯郵政還將增派人力,專門保障商品遞送。同時,菜鳥和俄羅斯郵政還將展開技術合作,進一步提升俄羅斯境內的物流效率。不僅在俄羅斯,菜鳥近期還在比利時投建eHub,通過智能物流骨幹網加速包括速賣通在內的電商平台實現全球買全球賣。

除此之外,平台本身還需具備一定的忠實粉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一定的依附效應。表面上消費者是沖著商品過去,實則更多是依託於平台本身的品牌定位、口碑形象及相關售後服務等。因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平台自營的成敗。

速賣通做自營的可能性大嗎?

目前還不太確定速賣通是否會嘗試自營業務,但從淘寶和天貓兩平台都相繼推出自營業務也不排除這種可能。眾所周知,速賣通上的品牌更多的還是以第三方名義入駐,平台收取年費並做相應考核,其中還包括不少天貓品牌。比如,3月11日,包括御泥坊、膜法世家、一葉子、相宜本草、雅萌、金稻等在內的11個天貓5000萬級美妝知名品牌攜手入駐速賣通。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速賣通滿足布局自營業務的能力,但就目前其公布的戰略布局來看,還是更側重在扶持第三方品牌賣家方面。一方面,包括eBay、亞馬遜和Shopee等平台都不斷在扶持國內傳統製造企業及傳統零售品牌「觸電」出海,這些企業和品牌是香餑餑,被其他平台圈走一個就少一個。另一方面,這些老牌平台目前都面臨著來自新興市場平台的威脅,以及在布局新市場的增長壓力,再加上流量成本的不斷上漲,此時推出自營這樣的重大業務版塊可能性不大。同時,根據速賣通發布的「2019年俄羅斯跨境新機遇」報告,今年速賣通更多的是完善後端的本土化服務,比如成立合資公司和本土運營新團隊;以及打造國家精品庫,發力社交電商(拼團)等,因此短期來看速賣通還將延續著與第三方賣家/品牌共同發展的方向前進。

自營,老外在乎嗎?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也採訪了部分海外留學生以及老外消費者。據他們透露,很多當地的電商平台都有自營和第三方賣家入駐的情況。平台針對自營的產品會推出不小的優惠福利,包括折扣、物流配送或者是會員服務等。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並不是很在意產品是否是出自「自營」,他們更關注的是產品的評價(review)、售價、質量以及物流配送服務,至於產品是自營還是第三方賣家所有,並不是決定他們是否消費的決定性因素。(文/雨果網 何志勇)

有任何速賣通問題,請關注微信號【alcif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果網 的精彩文章:

菜鳥與俄羅斯郵政達成新合作,Wish Express上調美國路向配送資格
亞馬遜FBA賣家對於批發採購的5個誤解

TAG:雨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