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英國在歐洲有三塊殖民地,如今個個富得流油,有一個正在反超英國

英國在歐洲有三塊殖民地,如今個個富得流油,有一個正在反超英國

自從新航路開闢以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殖民浪潮的興起,世界各國的面貌開始迎來新的改變,其中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歐洲,從一個資源匱乏,農業落後的地區發展成為近代發達程度最高的地區,而且出現了像英國,法國等等強大的殖民國家。因此在外界觀念中,歐洲國家基本上都是以殖民掠奪為主,沒有被殖民的情況出現。實際上,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在歐洲也有不少國家成為殖民地。

眾所周知,英國是全球範圍內殖民最著名的國家,在巔峰時期有著「日不落帝國」的稱號,在各大洲都有殖民地。殖民時期的英國面積廣闊,達到3500萬平方公里,有現在兩個俄羅斯的面積大。由此可見,當時的英國完全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國,連現在的印度,美國等都是它的殖民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國在歐洲也有三塊殖民地,而且這三塊殖民地如今都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一個比一個富得流油。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個人均收入是英國的兩倍。

第一塊殖民地是塞普勒斯。塞普勒斯擁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在歷史上主要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在1878年才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獲得獨立,但是有三塊重要的戰略要地依舊被英國劃為軍事基地。然而獨立後的塞普勒斯卻陷入內戰,一打就是幾十年,但是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影響它的發展。塞普勒斯憑藉獨具特色的旅遊業,博彩業等等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發展,人均收入將近3萬美元,已經成為一個發達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塞普勒斯對移民持寬鬆開放的態度,這讓不少中國人都相當願意前往。

第二塊殖民地是馬其他。馬其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袖珍小國,面積只有300多平方公里,但是因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在近代一直都是列強國家競相爭奪的對象。在19世紀的時候,馬其他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馬其他通過發展貿易不斷開始富裕。馬其他在20世紀60年代獲得獨立之後,不僅成為歐盟的成員,而且還通過國內的服務業和旅遊業,成為歐洲富得流油的國家,人均將近3萬美元,同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定為發達國家。

第三個殖民地是愛爾蘭。在愛爾蘭被英國吞併後,英國原本想把吞併蘇格蘭成功的案例移植到愛爾蘭,但是英國在對待愛爾蘭上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性,不但沒有對其進行安撫和同化,反而一昧地進行掠奪和剝削,最終使愛爾蘭直接獨立出去。對於愛爾蘭來說,它們被英國統治的這段歷史就如同殖民歷史,而英國對愛爾蘭的做法和殖民地相差不大。不過在愛爾蘭獲得獨立之後,國家獲得快速發展,經濟就像插上騰飛的翅膀一樣,全國上下富得流油,人均收入更是達到7萬美元,而英國只有它的一半,完全算得上高度發達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舍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可恨的3個小孩,看上去那麼可愛,做出來的事卻人神共憤
伊朗民族那麼多,為何能穩定1000年不分裂?3大舉措最關鍵

TAG:人物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