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腰椎間盤突出就像「出軌」,做對5件事幫它走上正軌

腰椎間盤突出就像「出軌」,做對5件事幫它走上正軌

「成績不突出,工作不突出,事業不突出,腰椎間盤卻突出了!」「我這一生最突出的就是腰椎間盤了」「從靈活柔軟的胖子變成腰都彎不下來的胖子,只需要一個腰椎間盤突出」……

從這些調侃中不難看出一絲絲心酸,作為困擾現代人的一大頑疾,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日常生活苦不堪言。然而對於腰椎間盤突出,大家的誤解也不少。今天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就告訴你,突出的腰椎間盤長什麼樣。

腰椎間盤突出不一定是病

什麼是椎間盤?

上下兩節脊椎骨中間的組織叫椎間盤,它由上下軟骨板、環狀的纖維環和中間的髓核組成。椎間盤就好像是椎體之間的「海綿墊」,起緩衝作用。

椎間盤髓核可以吸收震蕩和協助腰椎彎曲。它就像果凍一樣可以隨著外界的壓力而改變形狀和位置,周圍厚厚的一層纖維環把髓核牢牢地鎖在最裡層。

一旦髓核滑出纖維環,就會壓迫脊髓神經,產生腰痛、腿痛、坐骨神經痛,甚至會導致癱瘓。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症

雖然「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簡稱「腰突症」)只差一個字,但這兩者大不一樣。

簡單說,椎間盤突出是一種病理或影像學描述,腰椎間盤突出症才是病。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門診中最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

從影像學診斷來看,腰椎間盤突出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會有,只有其嚴重到一定程度,才叫腰椎間盤突出症,需要治療。

該病症主要判斷依據有兩點:一是癥狀和體征;二是影像學檢查。二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

自查:你的腰疼是哪種

一提到腰疼,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其實腰痛的種類有很多。

1

腰疼並伴隨下肢放射痛:神經受累

沿著腰一直到大腿、小腿,甚至足背、足底一條線的疼,或有麻木、踮腳走不了路、下肢無力等癥狀,可能是神經受累所致。需要去醫院檢查壓迫程度及壓迫位置。

2

能摸到、有壓痛:腰肌勞損

腰肌和腰背筋膜疼痛,位置相對比較淺,如果感覺腰疼,且能摸到,按壓時有疼痛感,往往可能就是腰肌勞損。

3

待著不動也疼:須排除腫瘤可能

出現不明原因的腰疼,又找不到特殊的壓痛點,夜間睡著時也疼得厲害,處於舒適、放鬆的休息狀態時仍然很疼,必須及時到醫院排除是否為腫瘤,以免延誤治療。

4

位置很深、活動受限:腰椎間盤問題

當腰椎間盤出現問題,其疼痛位置在身體後中心比較深的地方。感覺很疼,甚至活動受到限制,但觸摸腰和後背時,並沒有很疼的壓痛點。確診需要藉助CT或核磁共振輔助診斷。

令人「折腰」的4個原因

1

年齡

椎間盤退變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一個病因,其根本原因是脊柱的退行性病變,簡單來說就是隨著年紀的增大,脊柱也會老化。

2

久坐且坐姿不正確

坐著的時候,腰椎承受的力量是站著的兩倍。例如體重70公斤的人,坐著時腰椎承受了140公斤的力量。若身體向前傾20度,壓力更高達200公斤,接近原本的3倍。

傷腰坐姿一:窩在沙發里

質地柔軟的沙發會讓人臀部下陷,雖然感覺很舒服,但由於膝蓋的位置高過腰部,背部拱起,腰部肌肉會受到牽拉,負擔會很大,久坐腰肌容易疲勞,引起腰痛。

傷腰坐姿二:椅子只坐一半

有的人坐著時習慣臀部只與椅子搭個邊,背部斜靠椅背,腰部懸空,更有甚者兩腿前伸張開。

這種坐姿令脊椎拱起,腰部失去椅背的支撐,壓力會很大,容易引起腰背痛。

傷腰坐姿三:盤腿坐

盤腿坐或是一隻腳擱在另一隻腿上,時間一長,會引起腿部左右兩側肌肉失衡,進而影響腰部肌肉。

3

工作所致

長期做重力工作或長時間需要用到腰的人,更易發生非生理性退變。

4

受寒受濕

長時間處於寒冷或是潮濕的地方會使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增加腰椎間盤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症。

做好這5件事,擋住突出的椎間盤

腰椎間盤不好,連隨心所欲地打個噴嚏都是奢望。

人在20多歲以後,腰椎間盤就慢慢開始退化,人處於彎腰狀態時,髓核在擠壓下往椎管內突出,再加上打噴嚏的瞬間,腹壓急劇升高,衝擊脊柱,容易誘發腰椎間盤急性突出。

建議腰椎有慢性損傷人打噴嚏時,最好用雙手反叉護住腰,保護腰椎穩定, 「順勢而為」,控制動作幅度,不要挺直腰後再猛然前傾打噴嚏。

日常生活中,以下預防和保健方法可以幫你護腰:

1

注意坐姿

正確的坐姿是腿部和腰部成直角,膝蓋彎曲度也應成直角,左右大腿大致平行,雙腳平放在地面上,挺起腰板,頭部自然放鬆。

同時應注意椅子不能過高,身體稍稍後仰,輕輕靠於椅背,使上身與腿部夾角維持在90~135度左右。

避免久坐,建議經常站起來舒展一下,讓身體自然放鬆。

2

保持椅子和睡床硬度

椅子或床太軟,容易導致肌肉鬆弛,不僅影響身材,還可能誘發頸腰部癥狀。

3

注意睡姿

平躺時,枕頭高度適中,膝下墊軟枕;側卧時,枕頭與肩膀保持同一高度,雙膝之間夾一軟枕。這樣不管是對腰椎還是頸椎都有放鬆作用。

4

搬重物的姿勢

搬東西時,要蹲下搬起地上的物品,起身時,要將所搬物品靠近身體並盡量放低,減少對腰椎間盤後方的壓力。

5

加強鍛煉

平時應做一些鍛煉腰肌的保健操讓腰肌堅固地維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如貓拱背,保持跪姿,膝蓋位於髖關節正下方,靠腹部力量收縮來吸氣和吐氣,背部順勢上揚,頭和屁股向內收,像貓一樣弓背,同時憋氣保持1~2秒。

注意:如果有腰椎間盤突出,醫生說的靜養,不是回家往床上躺著,而是不宜有太劇烈或者過度的運動。

如果只是屬於輕度的腰椎間盤突出,太極、散步等非劇烈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痙攣,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脊柱有正常的生理曲度,隨意牽拉,尤其是脊柱在失衡情況下受壓,很容易引發腰椎病。

3種幫助恢復腰椎生理曲度的方法:

自動牽引式動作

選擇一個直徑為20~25厘米左右的半圓形墊子(軟硬適中)置於腰部,然後最大限度地放鬆腰部肌肉。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可以多做此運動。

爬行訓練

爬行可以使維持頭部重量的頸背部肌肉群得到鍛煉,同時身體重量分散到四肢,可大大減輕腰椎的負擔。腰背酸疼時,不妨嘗試兒時的爬行動作。

倒走

倒走使人的重心後移,可以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但需注意安全。

最後熊小知想說,腰椎不好,全身受罪;希望大家注重腰突症的預防和保健,善待椎間盤,遠離腰突症。

本期編輯:鄧玉 美術設計:欒育赫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你在吃的降壓藥,會致癌嗎?
全身最易磨損的地方在這兒!7個動作給關節添「潤滑劑」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