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文丨林不二子

《芝麻衚衕》播出了31集,京味兒濃郁是最常見的觀後感,然而這部劇在豆瓣上的口碑卻不及同一導演此前拍攝的京味兒劇《情滿四合院》。

《芝麻衚衕》的口碑不如《情滿四合院》,可能從兩部劇的劇情介紹上就能得出一個原因。《芝麻衚衕》是以1947年北京沁芳居醬菜鋪為背景,圍繞老闆嚴振聲、妻子林翠卿及一心為父親治病的牧春花,講述了三人之間的情感故事,而《情滿四合院》則講述了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年間,北京四合院里的人文故事、生活變遷和社會百態的故事。一個是情感故事作為主線,一個是群像故事作為推進,使得兩部劇的前期就展現出了不同的格局。

當然,格局不夠大並不意味著就不是好電視劇,具體到《芝麻衚衕》上,讀娛君認為其不夠成功的原因有二,一個是在強調戲劇衝突時忽略了一定敘事的合理性,讓人物的行為表現經常不符合邏輯,另一個原因是該劇選擇以兼祧這一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習俗作為主線,使部分觀眾感到價值觀上的不適。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不過《芝麻衚衕》整體來看還是一部合格的京味兒劇,對於不少喜愛北京文化的人來說,它仍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據貓眼數據,在同期播出的電視劇中其收視率和網播熱度幾乎都保持在第五名左右,因此,雖然這部《芝麻衚衕》不夠成功,但長遠來看京味兒劇仍存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1

在《芝麻衚衕》播出後,出現了兩種不滿意的聲音,一種是針對劇情的崩壞,故事前後邏輯不通,另一種就是部分網友對於這部劇價值觀上的不認同,關於劇情上的硬傷是創作團隊的問題,而關於價值觀的部分,則引起了讀娛君想要探討要如何做好劇集價值觀呈現的想法。

近兩年我們看到的不少電視劇都有一個不那麼明顯的傾向,尤其是發生在非現代的劇集中,那就是主要人物的價值觀非常貼近當代人,像去年的黑馬劇集《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瓔珞的行事思維完全就是當代女性最推崇的,有勇有謀、直言又敢於挑戰,這是這部劇能夠成為爆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她一反多年前古裝劇中女性總被制度、宗室禁錮的形象。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也因為魏瓔珞這個人物的行事作風,讓《延禧攻略》成為了「爽劇」的代表。當然,「爽劇」並非是不好的,拍給當代人看的內容在人物價值觀上貼近當代人喜好,是一種製作團隊的選擇,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那些試圖還原時代性的選擇。

在《芝麻衚衕》中,創作團隊選擇展現兼祧這一習俗是大膽的,因為它與當代價值觀有明顯的衝突,男主角嚴振生既尊敬妻子林翠卿又愛著牧春花,這在當代就是一個明確的「渣男」形象,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劇中的那個年代,這種情況與現象是一定存在的,而在劇中這幾位存有情感糾葛的人物也並非都獲得圓滿,也意味著製作團隊並不出於鼓勵的態度在創作,所以在讀娛君看來,這部劇在價值觀選擇上是可取的。

那麼為什麼還有眾多網友對其人物關係上存有不滿?說直白一些就是被不少影視作品「寵壞」了。在觀看內容的時候只希望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對於更多觀點、現象的出現在不經思考下給予否定,只有符合自己的才是對的,這也是「三觀不正」這一評價語越來越容易出現的原因。

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作品《綠皮書》,就是講述黑人與白人在共同經歷磨難後成為朋友的故事,這是一個明確符合美國當代價值觀的故事,但在作品中故事所處的那個年代,大部分黑人並不能與白人成為朋友,兩個種族間的摩擦不可忽視,這也是在《綠皮書》獲獎後不少黑人發聲吐槽的原因,因為這部劇是拍給白人看的黑人影片,對於白人群體來說它美輪美奐,但對於黑人群體來說這並不真實。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那麼再說回到國內的影視劇市場,儘管有人選擇為大眾帶來看著更輕鬆更爽的內容,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那些帶給我們更多真實的創作團隊,儘管《芝麻衚衕》確實存有一些內容上的缺陷,但至少在選擇呈現兼祧這一決定上我們應該是更寬容的。

2

其實,在創作之初劉家成導演就考慮過關於兼祧的呈現,不過他所關注的點在於這種關係能為作品帶來的戲劇張力。對於劉家成來說,在《芝麻衚衕》之前他就拍過了《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這三部京味兒劇集,因此他想要在這一題材方向上尋找新的突破。

在他看來,這次的突破在兩方面,一方面就是人物間的關係是此前少見的,另外一點突破就在於京味文化展現上又做了功課,他提到在傳統的四合院、醬菜廠、北京衚衕的撘景上就動用近千名工人,老天橋一場戲就把北京民間藝人都找到了劇組,這確實為《芝麻衚衕》帶來了更濃郁的京味兒,尤其是在人藝出來的北京老戲骨支撐下,讓不少人領略到了老北京的風貌。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在關於做京味兒劇這件事上,劉家成有自己的擔心,他認為這一題材存有局限性,每一次突破都變得更難,而在行業從業者看來,京味兒劇的市場前景並不清晰,畢竟要考慮到北方文化內容在南方觀眾群體中的接受度,換句話說,其實也是目前市場上,對於地域性文化在全國範圍內傳播甚至產生影響的不確定性。

但在讀娛君看來,這種講述地域性文化的影視作品,反倒可能更適合在當下產出。首先,以京味兒劇來說,多年前開始就有過紅遍大江南北的案例,從《編輯部的故事》到《我愛我家》,從《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到《大宅門》,都是南北觀眾都愛看的作品。雖然不能忽視當時電視劇集可選擇較少,但當提起優質電視劇作品時,這幾部劇集也經常榜上有名。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這說明,至少京味文化在全國都是有接受基礎的,只要內容優秀,故事有意思人物立得住,就有火爆的可能,《情滿四合院》算是一個例子。

另外,僅以京味兒劇來說,近些年雖然也不斷有這一題材內容產出,但真正像90年代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能夠讓觀眾反覆觀看、常看常新的作品卻沒有,說明在這一題材的創作上也還有可提升的空間。

當然,讀娛君想說的也並不僅僅是京味兒劇的潛力,而是融入了地域性文化的更多細分題材內容的可能性。

如今,我們整體市場已經有了明顯的審美水平提高,這也促使近兩年來更多的電視劇開始更注重表達內核,而有地域性文化的故事內容,其實也更容易在內核上做深化,或者說容易從細微的切入口講述大格局的故事,同時,這也能讓我們更了解當下中國人的真實生活,而非陷入全中國都是超一線城市的樣子。

在電影方面,更濃郁地域性文化的作品已經越來越多,像《鋼的琴》中的東北又或者是《路邊野餐》中的貴州,這些作品都展現了生活中現實的一面,讓影視作品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娛樂品,而是更具有藝術性的內容作品。

《芝麻衚衕》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此前就有人吐槽一部電視劇,雖然是發生在上海的故事但是人物行事作風卻是北京風的,不少電視劇只是把拍攝地點換了,故事卻換湯不換藥,這完全是創作上的敷衍。在日韓、英美這些電視劇製作成熟的地區,不同地區文化的差異經常能夠透過一部或多部作品清晰的感受到,這大概也是行業成熟的一種標誌,因為會更在乎細節。

所以說,雖然最新的這部京味兒劇《芝麻衚衕》表現並不優異,但就京味兒劇這一題材,或者範圍更廣泛的地域性內容來說,都是還有較大市場以及較大可提升空間的。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