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打仗,士兵為何喜歡站前排,難道不怕死嗎?

古代打仗,士兵為何喜歡站前排,難道不怕死嗎?

古代打仗講究沒那麼多,靠的就是冷兵器,以及士兵的衝鋒陷陣。古代打仗衝鋒陷陣,一般是以方陣形式進行對壘,然後再相互廝殺。

按理來說,站在方陣前排的士兵,就要先接受死亡的考驗。那麼古代打仗,士兵為何喜歡站前排呢?難道不怕死嗎?

其實古代打仗,前排的士兵並不一定是炮灰,而且生存率,往往會高於後排士兵。這又是為什麼呢?下面筆者為大家慢慢分析。

第一:前排士兵裝備最為精良。

前排的士兵,一般都屬於重步兵,而且是軍隊的核心戰鬥力,所以軍隊會給予重步兵最精良的裝備。

無論是攻擊型的長槍、短劍,還是防禦型的甲胄、盾牌等,都是經過精密改進的。他們身上的盾牌和甲胄,普通弓箭是射不出傷害的,等於撓痒痒一樣。

而站在後排的士兵,裝備就沒那麼好了。有時候他們手中只有一桿長槍,連盾牌都沒有,更別說防禦的甲胄了。

由於裝備精良,所以前排士兵死亡率相對較低。

第二:首先獲得戰利品。

兩軍交戰,必有一方是戰敗的,很少會出現平局的情況。為了激勵軍隊士氣,將領往往會下達一個繳獲的戰利品都屬於個人的命令。

那麼捷足先登的前排士兵,就可以搶到更多敵人的糧食、軍餉、兵器等,而且一旦搶到了,基本都是屬於個人物品,不必充公。

第三:老兵能夠穩定軍心。

能夠站在前排的士兵,都屬於老兵,而新兵一般在後排。

實戰和訓練不一樣,第一次上戰場,內心難免會出現對死亡的恐懼。如果軍隊把一幫新兵放到前排,那無異於讓他們送死。

老兵都是從死人堆里走出了的,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所以有老兵在第一排,才能夠穩定整個戰隊。如果戰隊不穩,那就真的不堪一擊,全軍潰敗了。

老兵之所以會喜歡站在前排,有時候也是為了自己。因為他們只有看好整個團隊,不讓軍心潰散,才能發揮最強戰鬥力,減少死亡率。

第四:享有更大戰功。

從軍打仗,除了保家衛國之外,無非就是為了榮華富貴,古代有誰當兵不是為了這個呢?

站在前排的士兵,裝備精良,自然殺的敵人會更多。每打完一仗,朝廷都會進行論功行賞。那麼前排的士兵,自然享有優先權。

如果打仗一直畏縮在後排,軍隊數十萬人,何時才能熬出頭?所以只有站在前排拚命,才能更快建立戰功。

如果戰功夠了,得到朝廷的封官,即使是個小將領,那也不用衝鋒陷陣,上場殺敵了。而且日後打完仗後,還能夠衣錦還鄉。

筆者認為,主要是這四點原因的驅使下,士兵打仗時,才會喜歡站在前排。而且打仗站在前排,除了能夠得到更多優待以外,更重要的是個人勇氣的體現。既然選擇了從軍,選擇了保家衛國,那就不能貪生怕死。對此,你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筆春秋 的精彩文章:

既然秦檜是大奸臣,為何死後千百年還有人為他翻案呢?原因有三點
夏帝竇建德度量有多大?比起虛偽的劉備,他才是仁德之君

TAG:一筆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