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生娃是個「技術活」,可以不要「吃全餐」嗎?

生娃是個「技術活」,可以不要「吃全餐」嗎?

相信誰都不想在順產的過程中,意外剖腹產,真要說起是否有避免的方法,倒也不是沒有,但是這也需要產婦與產科醫生的配合,不讓「吃全餐」有真實上演的機會。

可以不要「吃全餐」嗎?

生產雖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面對產程的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因此,需要醫護人員的隨機應變。當然,更需要產婦與家屬充分信任醫護工作者,相信當下會為母胎做最合適的處置。

生娃是個「技術活」,可以不要「吃全餐」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提早待產,預防胎兒太大不好生

是否會發生產程遲滯,通常是待產時才知道,然而,從評估胎兒狀況中可看出潛在高危人群,提早預做準備,比如胎兒過大,讓孕媽意識有危機感。

催生後吃全餐的機率比較高?

不少人媽媽都有順產之後又轉剖腹產的經驗,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催生不成功,而轉為剖腹產。若是因足月破水卻未有子宮收縮現象而催生的狀況,最後是可能有較高的剖腹產機率。

其實,可在胎兒足月(滿37周)後,體重夠(滿2500公克)的狀況下,評估適合的時間提早到醫院催生,在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時間,醫護人員最充足,產婦生孩子相對平安。這些提早來院待產催生的產婦,多數能順利以自然產方式生出寶寶。或許是胎兒體重少一點,在使用催生藥物後,有助子宮收縮的進行。

生娃是個「技術活」,可以不要「吃全餐」嗎?

吃全餐的術前準備與計劃剖腹產有哪些不同之處?

就麻醉而言,基本上,都是半身麻醉。通常接受計劃性剖腹產者,有足夠的禁食時間,但臨時要吃全餐的話,就未必能做到禁食8小時的規定。這時必須看狀況是否緊急?如果很緊急,沒有時間等待胃排空後再進行麻醉,就要靠麻醉科醫生嚴密監控,若產婦出現嘔吐,儘可能避免嘔吐物嗆入肺部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反之,不那麼急的話,至少等個4、5個小時,讓胃排空後再麻醉。

所以,必須看狀況緊急與否,若是已破水,沒得選擇;緊急的,也沒得選;不急的,是可以等一等,只是能選擇的時間極為有限。

全開不代表馬上就會生?

即使子宮頸全開,但只要還未破水或胎頭降的位置不夠低,就暫時還生不下來。萬一胎位不正,也會生得特別久。不過,子宮頸全開之後的兩個小時內,若用力後仍沒有生下寶寶的話,就是產程遲滯,必須剖腹產。

為何胎頭就是下不來?

生產時,需要通過組織的擠壓,讓胎兒得以通過骨盆腔、產道後娩出,是否能順利讓胎頭下降並娩出,視產婦會不會用力和子宮收縮的功能良好與否。有些自然產的產婦生很快,說起自己經常飽受經痛之苦,這代表子宮收縮狀況不錯,所以,對平常有痛經的女性來說,雖然平常生理期很痛苦,但生產的進展將比常人來得更為順暢。

催生並不一定馬上生?

催生時,先評估子宮頸是否打開,還沒打開時,會於陰道或子宮頸放置藥物,以促進子宮頸變軟並且打開;若已打開,則從靜脈給予藥物以刺激增加宮縮頻率和壓力,幫助產程進展。但催生不是藥物一塞,寶寶很快就會出生,催生的狀況很多,要看產婦對催生藥物的反應、子宮收縮與用力的狀況、骨盆腔與胎頭是否對稱等,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有的催生成功而自然產,有的則要吃全餐。

經產婦有機會吃全餐嗎?

通常,經產婦生產的速度很快,有的更是從開6公分直接跳到全開,然後就生下孩子了。不過,若與前一胎相隔5年以上,胎兒又較大時,就不一定了。

生娃是個「技術活」,可以不要「吃全餐」嗎?

使用無痛分娩會增加吃全餐的機會嗎?

其實會與不會的機率可能互相抵消。由於疼痛感來自子宮收縮,產婦若能配合子宮收縮並正確用力,即不會用力夾住骨盆肌肉周邊肌肉,相對容易生;若產婦一直以夾住肌肉減少疼痛感,會讓胎兒下不來,影響子宮頸擴張的進程,但是打了無痛分娩後,可能因為不痛了而放鬆肌肉,反而加速子宮頸擴張的速度。不過,也可能因為打無痛分娩,少了疼痛激發用力,而讓產程進展停住,這樣是有可能增加吃全餐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肚子好痛!我要生了嗎?20種腹痛原因解析
孩子心理壓力過大,幫助兒童減壓的8種方法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