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清明節,心頭淚

散文:清明節,心頭淚

文/依依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散文:清明節,心頭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寒食野望吟》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今年卻沒有回家給我的爺爺和奶奶上墳。

關於奶奶的愛是點滴在心的,所有我的成長中奶奶的愛都是融入的。爺爺去世得早,記憶深處的爺爺,是一個很溫暖很溫暖的人。除此之外,年齡尚小的我,記憶中更深的是爺爺是一位很有爺爺味的男人。

父母親常說,爺爺很聰明,很智慧;爺爺很個性,也很多情。現在想來爺爺的確是這樣的,爺爺有男人剛強的一面,更有一個男人多情的一面。

爺爺生有四兒四女,爺爺早早過世,但他的四個兒子卻如同爺爺的翻版,有時想真得感謝我的奶奶啊!四個兒子,個個正直、坦蕩、血氣、智慧……

沒讀過書的大兒子在村裡勤勤墾墾勞作,土地就是大伯的真實寫照,大伯是一塊樸實土地。

二兒子出門求學,功成名就。可聽說自小出門讀書以來就很少回家,聽奶奶說當時十來歲的二伯,節假日也不回來,為的是省去往返的車費。當時的貧窮不是個體的,中國人大家都在貧窮著。所以當時二伯穿過一冬的棉衣,因為不能回家即時的換洗,只好在春暖花開之時,二伯自己動手將棉襖裡邊的破棉絮一點一點理出來後,然後自己縫縫補補把破棉襖連綴起來當夾襖穿。到第二年冬天再穿時二伯自己再將那些破絮爛套一點點填進去,奶奶說這些都是二伯自己來完成的。先是初中,後來是高中離家越來越遠,幾年間就沒有回過自己的家,這就是我的二伯。

所以,從我記事起幾乎不認識我的二伯,直到現在我也說不上是認識還是不認識,從有記憶起二伯只回過家一次,是領著我的伯母回來的。

據說是二伯在天津上了大學後,一名老師看上了二伯為人厚道,能吃苦,學習上進,所以將他的唯一千金許配給了二伯。二伯能文能武能縫能補,這些都是我的二伯母所幹不了的,所以二伯從此也就把天津當作自己的故鄉了。這並不驚奇,也不奇怪,在我看來。只是不知我的爺爺和奶奶當時能不能接受。

二伯他是嫌棄這片土地?不盡然。或許是自小環境的習慣,人是很難一句話來定論的,人的行為都有他所生存及成長的環境造成的。所以在我看來二伯一定有他的難言之隱。人,大多時候,可能都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世事的。

我的小叔現在做著我們村的書記兼會計,其做人做事,沒有一個人不佩服的。不過小叔還兼繼承了奶奶的細心慎微,做事心細如髮。

散文:清明節,心頭淚

我的父親是爺爺的三兒子,父親整個一個爺爺的翻版,奶奶總是如是說。父親像極了爺爺的聰明,更像極了爺爺的倔強及多情。並繼承了爺爺的衣缽,做了一輩子的會計,所以爺爺在世時很喜歡我的父親,我認為。甚至於我們的身上也盡佔了爺爺的偏愛。

自小爺爺很喜歡我們幾個,可能是母親的溫柔、優秀和父親的智慧、聰明基因吧,我們幾個到也是在爺爺幾個孫子里無論哪個方面都還不錯。記得我的爺爺就沒有對我們幾個發過火,就是做錯了事,爺爺仍舊是笑眯眯,還有那根含在嘴上的長長的煙袋,是爺爺留在我心中永遠的記憶。

可能是爺爺的緣故,所以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一個男人吸煙的樣子,還有那全身散發出的別緻的、香香的煙味,神秘!溫暖!那一閃閃的光亮雖小,但襯托上我爺爺細眯眯的小眼睛,真是說不出的溫馨,說不出的親切。爺爺,孫女每每只要到這個特殊節日里想起的總是你那笑眯眯的小眼睛。那就是爺爺留在孫女心中的全部,爺爺那也是我對你全部的思念。

那個年代的生活應該是艱難的,但我記憶中只記得奶奶有時有些許的抱怨,就沒有聽到過你對任何事,任何人的埋怨,心裡是永遠的足,眼裡是永遠的笑。人常言「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知道從這個窗口看下去,爺爺的心總也是笑得像一朵花似的。人們愛說的是那張臉笑得像一朵花,像一朵花的臉怎麼能比得過我的爺爺的一朵花的心!那是真正的心花啊!儘管不一定是怒放。

生活中,人們總是賦予鏡子於特殊的意義,什麼以人為鏡知得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而我要說到的鏡子與這些都沒有關係。而一說到鏡子卻是不能不說到我的爺爺的,在這個節日里,除了爺爺笑眯眯的眼睛外,更重要的還是爺爺送給我的那面小小的鏡子。

那個時候二伯不能回家,爺爺和奶奶的思念之情,我做孫女的即使不能體味全部,但我也能品出些許,那一定是爺爺和奶奶的一生的痛。思念的日子裡,爺爺再也不能等下去的時候就去看他的兒子。儘管生活不是富有,但爺爺過幾年總要攢出為數不多的車費,去看他的二兒子。

那個冬天在我的記憶里,只有冷,冷,冷!趁農閑時候,奶奶給爺爺打理好行李,去看他的二兒子:自產的南瓜片,自種的核桃,自結的紅棗……還有奶奶給她那沒見過面的孫子帶的自己納底做的布鞋。自爺爺走後我們幾個盼望著,盼望著,盼爺爺的心情不亞於朱自清那篇「春」中,對「春」的盼望。

在物質匱乏的七、八十年代,我們除了盼爺爺外還有爺爺從遠方可能帶回的異地稀罕禮物。終於,半個月後爺爺回來了。爺爺帶回來的除了仍有的笑眯眯外,還有給哥哥們的一本筆記本(這點我也保持了我爺爺的風格,每逢節日里,我總是喜歡送孩子們一本筆記本,今年哥哥生日我送的也是一個筆記本)。

我等著爺爺給我的禮物,爺爺掏啊掏,從行李中,小心的把給我的禮物托在兩手中,剝去了層層包裝,一個小碗大小的鏡子亮閃在眼前,好圓的鏡子!我當時的第一感覺除了圓還是圓!再看底座也是那麼的精緻,儘管是鐵絲彎成的。而彎成的那幾個弧度我好愛!很愛!流暢的線條,結實的構架,今日想來還是歷歷在目,如閃眼前。

如今的商品經濟中我再也沒有找到過,看到過如此精緻固實的小鏡子。今生恐怕再也不會有爺爺如此好的鏡子了。爺爺他必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而爺爺卻是如此的心思慎密,細心。不能不說我的爺爺對孫女的愛是多麼的細膩精緻!多麼的體貼周到!多麼的關懷呵護!手裡接過的鏡子是爺爺對孫女滿滿的愛,趴在爺爺的肩頭,祖孫倆在鏡子的笑意是滿滿的,鏡中祖孫倆的笑意溢出了鏡子,灑滿了整個屋子,整個院子,衝出院子灑滿了孫女以後的整個人生!

散文:清明節,心頭淚

我從那個鏡子以後,變得很愛美,儘管家裡條件不好,但我總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能把自己打理的清清爽爽,這點連母親也感到吃驚。至到現在無論生活之於我是苦難還是幸福,我都會把一切的一切藏於鏡後,無論是工作中的我,還是生活中的我總是要把自己打理得整整齊齊才出門的。

把自己最光亮,最精彩的一面展示於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爺爺的鏡子之於我的不僅僅是正好我的衣冠,更要正好我的心靈,特別是一個女人,如果這一生她的心中有了這樣一面愛意濃濃的鏡子,會活得很光亮,很乾凈的。全身上下,從裡到外應該都是周正端莊的吧!

爺爺的那面鏡子——其實爺爺本身就是一面鏡子!我終身受用!

爺爺這個清明節,我不打算看您了。因為您的墳頭下面忽然添了一座新墳——那是孩子爸爸的墳。我不想在思念您的情感中夾雜任何的悲涼凄清。爺爺,儘管這樣,請求您能原諒您的孫女。

爺爺,感謝你!——爺爺!在物質匱乏的歲月里,我因為擁有了爺爺的愛變得富有,我能有現在這點愛,可能大部分還是緣於當初爺爺奶奶的愛。世間不是每個孫女都能擁有這樣福氣!

淚水沒有灑墳頭,卻灑在了孫女的心頭!滿心都是濕濕的,爺爺……

散文:清明節,心頭淚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布施恩德,一定會有善果
故事:我深愛的宜米(下)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