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注意!這四個學習誤區,已毀了數千萬中國孩子

注意!這四個學習誤區,已毀了數千萬中國孩子

文/王芳

每年7月,我們就會發現一波會學習、善於學習的學生。

瀏覽了這些學生分享的學習方法之後,發現他們的共同點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北大狀元

全國物理奧賽得主

這些學生的方法很相似,課前預習、及時重複、反思總結。

不同的是,在做的過程中他們更關注自己的掌握程度

零散的、分不同時間輸入的知識,經過自己的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知識。

他們形成了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的誤區

誤區1:預習就是把內容讀一遍

預習的目的是為了發現聽課的目的,有目的的聽課才是課堂效率的保證。

每個人身邊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讓人生氣的同學或者同學的同學——課上開小差,但是什麼都會。

我小時候好奇這件事,認真觀察我們班坐在窗邊的某同學,終於逮到了他認真聽課的時候,於是課間過去問他:「你今天好像和平時不一樣!」他說:「因為今天的知識自己沒看懂!」

預習發現了聽課目標之後,課堂的專註度會提升。

預習,其實包含了閱讀,查閱和思考。很多孩子會做到第二步,但第三步才是預習的本質。通過思考,我們發現這個內容講什麼,哪些我知道,哪些我不懂。

朋友是個全職媽媽,最喜歡追劇,但她有一個酷愛科技作品的兒子。每次兒子看完一本科技類書籍,她都會非常期待的問「兒子,你可以給我講講么?我想了解一下。」小傢伙剛開始的時候講的七零八碎,朋友會進行提問,然後小傢伙會再次去看。兒子自己讀書的過程,就成為了朋友培養孩子預習方法的過程。

誤區2:複習就是再看一遍學過的內容

遺忘總是時刻發生的。我們幻想自己有一個過目不忘的的大腦,但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大腦更像一個篩子。學過的知識多少會從縫隙間流逝。

因此,我們要回憶一下哪些漏掉了,確定一個複習的目標,帶著檢驗的心態,然後再去複習。

如果我們想在篩子上留住更多的知識,那麼重複要及時發生。一般隔天要進行知識的複習,第3天再進行一次複習。

經過2-3遍的重複,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會進入加速提高區,再經過練習之後,可能會達到頂點,進入高原區。

複習的過程經常會枯燥無聊,但是,每次帶著檢驗的心態來複習,每次都會有一個小目標,帶著好奇心來複習,這個過程會不會顯得有趣很多呢?

誤區3:總結可有可無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熟讀而精思,就像是把食物最後加工的過程。同樣的紅燒肉,每個家庭做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總結的過程就是形成自己獨家秘制紅燒肉的過程。

我小時候的總結基本就是把內容的大標題寫一下,但後來發現總結的意思是說我能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這樣的一個結論。

而總結,一個很好的工具就是思維導圖,最好是自己畫出來而不是背出來知識的思維導圖。

家長可以通過詢問這個問題,啟發孩子進行總結:

今天,你對自己比較滿意的是哪些地方?

今天,你認為自己還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提升?

一點建議,語氣決定了孩子聽完這句話之後是甩手走人,還是認真回憶哦!

誤區4:知道這個知識就是學會了

知道這個知識就學會了,這是一種典型的google effect(谷歌效應)。

耶魯大學的研究小組開展了一項研究,他們從美國亞馬遜的Mechanical Turk平台上選擇了203個人(119男,84女),分成引擎搜索組和腦力解答組(即不能使用收索引擎來直接獲取精準答案)。

兩組人員要回答的問題是一樣的,包含氣象、美國歷史、食物、科學、醫療等領域,比如「為什麼高爾夫球上會出現半球形狀的坑紋?」

研究者記錄被調查者的回答和反應。結果發現,引擎搜索組會顯得更自信(虛假),對方也認為回答者(看起來)更有見識。也就是說,在自己不熟悉的知識領域上,引擎搜索組會高估自己的能力。

研究小組的領導者Simon Oxenham認為:在這個網路時代,你實際知道的知識並沒有你認為的那麼多。

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就是會了!但實際上,你以為的並不是你以為的!

只有自己大腦內部形成了知識框架和自己的理解的時候,才是真的會了。

檢驗孩子是不是真的會了,我們可以讓孩子講給我們聽!

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做什麼呢?

孩子下意識的學習方法一定是來自自己最熟悉的行為方式。

家長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潤物細無聲。

本季最強大腦中有一對父子同台競賽的選手。爸爸的專長是物理學,他經常會帶孩子一起探討物理難題,陪孩子一起學習和玩腦力遊戲。

凡同學和他的爸爸

陪伴學習的過程,父母的經驗會傳授給孩子,但信任也很重要。

凡爸爸在接受採訪中說「他(兒子)可以做到更多」,而凡同學也認為「他(爸爸)有很多能力」。

即便如此,父母還要考慮自己的方法是否適合孩子。如果發現自己的好方法孩子比較排斥,要給孩子一個成長探索的空間。

適合的方法可能大相徑庭,但學習的流程卻是殊途同歸。一個真正適合的方法本質是把知識變成了自己的思考,成為了自己的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我的妻子,一個油膩的中年女人」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