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你只是把字寫大,他的才叫大字書法

你只是把字寫大,他的才叫大字書法

張即之大字楷書代表性的有《待漏院記》卷,《雙松圖歌》20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冊等。其大楷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為「方丈」題額,大字《杜甫詩卷》等。「方丈」題額被譽為張即之匾額題字的代表作。

圖2-6匾額題字《方丈》

張即之大楷寫法與小楷寫法差別極大,迥然不同。張即之大楷在用筆上,下筆簡潔凝練,運筆俊俏勁健,骨力遒勁,字字分明,下筆清爽而不落俗套,張即之大楷寫法蒼茫老辣。例如雄厚挺拔的大字《杜甫詩卷》,結體寬博,用筆厚重,他多用採取側鋒筆法,是粗細濃淡交織,使點劃清麗明朗,且多在筆畫的中上部分發力,一蹴而就,挺拔蒼勁。而不用傳統顏體的圓頭直入中鋒用筆的運筆方法。此卷用筆穩健,從容沉著;筆畫力透紙背,抑揚頓挫得體。乾濕濃淡相得益彰,幾乎每個字都出現枯筆,飛白之處恰到好處,給人以「枯藤老樹昏鴉」之感。使作品呈現豪邁大氣之感,其大字更為狂放、露骨,以筋骨勝,書寫時速度感強,有「吳鉤斫斷怒蛟尾,瘦竹折石迴風枝」之勢態。

在結字上,其大字楷書受古人影響,但不拘泥於唐人影響,他不在前人的軌跡上繼續前行而是變化用筆結字章法,創造性的做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其大字榜書作品《大德名帖東福寺匾額題記》中,清晰可見顏體意味,在顏體結字之上,張即之把字左右結構中空收緊,創造出緊實密集之感,在字外輪廓上較為舒展。如圖「首座」,「首」字結體和顏體相似,但不拘泥唐楷規範性的筆畫書寫,結構外拓為主。「座」字第一點、橫渾然一體,簡化了標準楷書的規則性。一撇蒼茫老辣,飛白突出,如萬歲枯藤老樹,給人以老辣勁健之感。「知客」中「客」字寶蓋頭為顏體寫法,結字茂盛緊密,結構內外舒展和緊密相融合。

張即之大德名帖:日本東福寺匾額「三應」紙本,

44.8X92厘米。

元人胡炳文曾說:「張公筆法工奇詭,盈丈大書神愈偉。……今見小字又不然,層霄閑雲淡無腳。」其大字朴茂沉著,遒勁美麗,收筆不拘小節。其小字流美秀麗,點劃粗細變化大點劃布置無懈可擊。其大字從其大字與小字對比之中可以看出其果敢爽利之外的含蓄內斂的另一面。翁方綱描述的張書小楷很是精到,曰:張即之書法雲:「提筆之妙煙華霏,遊絲制颭縱依稀。」在61歲所書《金剛經》版本中,其點劃用筆粗細對比明顯,粗筆多以側鋒為主,頓挫明顯,起筆多帶牽絲,折筆發力於後半部,捺劃收筆含蓄內斂,如葉昌熾所說,張即之「運筆以收為縱,又如長房縮地,咫尺有千里之勢。」

張即之《金剛經》局部

在章法上,明代張寧曾說:「溫夫特善大書,扁額字如作小楷,不煩布置而清勁絕人。」又說:「即之作大字如寫小楷,而筆意兼行,雖骨格強硬而意度調熟。」張即之正是以小字法做大字,如米芾書論中所說「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張即之大字斬釘截鐵,骨力雄強,虛實變化明顯,如小字般妥帖自然,枯筆飛白巧妙地結合其中更顯蒼茫老辣。

總之,張即之為南宋書法史中的大家。南宋處在政治環境不安,經濟、文化相對繁榮的氛圍之中,此時南宋書法界湧現出大批學書者,張即之即為其中之一。他的書法傳承家學又不單單依靠株守家法,其取法唐宋先賢,從唐人顏真卿入手繼而學習歐陽詢、褚遂良、鍾紹京楷書寫法,又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創新和佛經元素,其強烈反對二王書風,顛覆了南宋書壇對魏晉書風的心摹手追從而引領出了書法的創新之風尚,以剛健雄強、蒼茫老辣為風格著實獨具匠心。

附:張即之《杜甫戲為雙松圖歌》

(南宋)張即之《雙松圖歌》,紙本,33.8×1196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又稱《杜甫戲為雙松圖歌》,是張即之晚年之筆,行楷書法蒼勁有力。後人皆稱他「以能書聞天下」,「大字古雅遒勁,細書尤俊健不凡」。此卷擘窠大字,神完氣足,勁健雄肆,又時見險怪之態。

張即之作為南宋著名書法家,書宗唐人,結體嚴謹,筆法險勁,對當時書壇影響很大,北方金人亦多效其體。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硬筆楷書結構51法,實用
楷書過度到行書,我只給這3點核心建議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