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緬戰爭,乾隆拒絕八旗配置火器,仍以騎射自大

清緬戰爭,乾隆拒絕八旗配置火器,仍以騎射自大

清緬戰爭是清乾隆時期與統治緬甸的貢榜王朝發生的一系列邊境戰爭,清朝在緬甸的退讓下取得了勝利,中緬關係又被重新納入了東亞朝貢體系,乾隆也將此役記入十全武功,但清朝錯失了一次改革的機會,與西方的差距逐漸加大。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向中國內屬土司徵收貢賦結果引發衝突,當時雙方都沒料到,這場小規模衝突會引發雙方數以萬計的大軍展開長期的血腥鏖戰。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緬甸貢榜王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此時的緬甸憑著其軍力,迅速壓服中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在對原緬屬各撣族土司確立統治後,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配合這些撣族土司的部隊向中國管轄的內地土司強制要求徵收傳統的「花馬禮」(即貢賦錢糧,處於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各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為謀求自身安全曾向兩國都繳納這貢賦)。

這就難免與清廷產生衝突,只是乾隆的注意力一直在西北地區,無暇顧及南方的摩擦,也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阻止他們。這無疑是加強了助長了緬甸的野心,貢榜王朝將雲南一地視為自己的大本營,以向土司徵稅來支持和暹羅(今泰國)的戰爭。

不過,已經平定了西北以及新疆的清廷開始對這種侵犯「天朝」的行為逐漸強硬起來。乾隆三十年,清緬戰爭正式開始。

在其後5年時間內,清緬雙方進行了4場大規模的戰爭。但清廷在開戰前嚴重低估了緬甸實力,第一次僅僅使用雲貴地方軍,第二次由漢族綠營主攻。不僅戰力遠遜色緬軍,邊境官員戰前輕敵,戰後掩蓋,造成了清軍極大損失。

直到乾隆清洗了西南地區的官僚機構,啟用首席軍機傅恆挂帥,以蒙滿八旗為主力才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北方滿蒙八旗不服熱帶水土,病員過半。此次較量最後成為了拉鋸戰,雙方各有勝負,自知無力與清庭打持久戰的緬甸國王孟雲上表屈服,爭議地區全歸清庭所有,此事才圓滿結束。

清緬戰爭中暴露清朝一系列問題,尤其是軍事裝備與素養。

清軍並非如同一些文章中所說只重騎射,不重火器。乾隆西征準噶爾時鳥槍兵佔到60%,至設立西藏旗兵時,鳥槍兵的比例最高達到70%。中國社交平台知乎答主再見了希羅多德指出,清朝用紅衣大炮打下江山,對火炮也頗為重視,且研發出一批適合騎兵攜帶的輕型炮。一直到鴉片戰爭前夕,清軍依然保持多槍多炮的優良傳統。根據登州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1839年),登州府994名士兵裝備了479支鳥槍和75門火炮。

但與清軍作戰的緬軍已經配備了18世紀最先進的英制燧發槍,性能遠優於清軍裝備的火繩槍。緬軍中甚至有一支由5千多名滑膛槍手組成的西方國家的僱傭兵。可以說,武器裝備的差距對這次清緬戰爭的勝負具有重要作用,只是緬軍野戰能力差,綜合國力也弱,無法與清朝打一場持久戰,只能暫時稱臣以平息戰火。

清朝在創立後,這個矗立在東方的龐然大物就未曾遇到足以匹敵的對手。康熙時,清朝與沙俄短暫交手,然而沙俄將注意力放在歐洲,清朝在尼布楚的勝利讓滿清統治者對歐洲先進的軍事裝備不以為然。隨後平定蒙古各部的戰爭同樣如此,直到緬甸讓清朝初嘗敗績。

一些參加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曾上書乾隆皇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但乾隆僅以「騎射乃建州之本」為由搪塞過去。

乾隆未必不知清軍已落後於緬甸,緬甸在戰後拒絕稱臣納貢,還發了封不夠恭敬的文書遞交清朝。自知無法取勝的乾隆只能押在一旁不理,反將「降緬甸」記入十全武功時,清朝在1840年後的命運已經註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清朝年間,直隸省會為何三易其手?
古代越南四次歸屬中國的千年歷史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