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認清原生家庭對自我成長造成的影響

如何認清原生家庭對自我成長造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於我們自我成長和塑造自我性格方面的影響是巨大而久遠的。大多數人都會以為,一旦自己長大離開了家庭,遠離了父母,就可以成為自我獨立了的成人,不會再受到父母親的影響了。其實不然,無論我們去向了哪裡,無論我們外在看起來有多麼的成功,原生家庭對於我們的影響始終是根深蒂固的。

如何認清原生家庭對自我成長造成的影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方法/步驟

1. 首先,來看一下,原生家庭的父母指的是誰?心理學意義上的原生家庭父母指的是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陪伴和撫養自己長大的那個撫養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己的父母就是原生家庭的父母,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原生家庭的父母可能是由養父母,繼父母,或者是撫養自己長大的姑姑,伯伯,舅舅,阿姨,等成年親屬來擔任。

2. 我們的原生家庭作為一個家庭的整體,有時候會用不成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應對焦慮的方式。我們經常看到,在父母之間,當他們碰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會慢慢知道,有些事情是有底線的,相互是不能開誠不公的談出來的,只要觸及了這個底線,肯定就會鬧脾氣傷感情。那怎麼解決這類難題呢?通常是,一方或者雙方都需要尋求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同情和支持,而這時候就更會把孩子也牽扯進衝突中來,以爭取得到孩子對自己的最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在現實中,更為經常出現的是,當妻子作為母親是更容易和孩子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她會以弱者的姿態,要求孩子和她一起去鬥爭丈夫,去攻擊丈夫,來維護自己。但這樣一來,一方面丈夫已然被妻子攻擊,他就不會主動去緩解和妻子的矛盾;另一方面,丈夫看到被自己的孩子攻擊,他會很傷心,很憤怒,從而不知該如何面對孩子;更糟糕的是,孩子介入其中,並不真正的清楚父母之間的誰是誰非,無論他站在哪一方,都會給他自己造成極大的困擾和痛苦,既無法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更無法把他自己從家庭中分離出來。當孩子沒有能力去調節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的陷入,他會變得焦慮而壓抑,就很難成長為一個成熟而快樂的人。

3. 作為孩子,當他總是可以體會到父親或母親的悲傷和憤怒,並且把它視為了自己的悲傷和憤怒,卻又總是感覺陷入父母之間的衝突拔不出來的時候,懷著這樣難言的糾結和痛苦,他們就會想辦法遠離家庭,遠離父母,特別是在選擇畢業或工作的安排上。因為在心理上無法解決與父母的這種糾結,他們就選擇在地域空間上的隔開,與此同時情感也被阻斷了。而我們通常會將情感阻斷錯認為是成熟。我們把和父母的分離作為一種成長的標誌,通過保持跟家庭的獨立來衡量自己成熟與否。原生家庭在我們心裡,始終是巨大痛苦的來源。我們因為要逃離原生家庭,因為要逃離跟父母的那些糾結和融合,我們就把情感阻斷了,並且把這一現象視為成熟,這其實是一種「假成熟」,但是我們認為自己真正的獨立成熟了。其實真正的成熟還有一段路需要走。

如何認清原生家庭對自我成長造成的影響

4. 還有一種母子糾結的現象,也是較為常見的。在現實中,由於大部分男人都有親密障礙。很多妻子因為自己在婚姻中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她就會跟孩子產生「溺愛」式的移情,以這樣的方式去愛孩子,來滿足她久違的那種親密感。當孩子成為母親心理世界唯一的支撐了,她們就會覺得是自己是在為著孩子而活著,這樣的母親就不能夠忍受孩子和自己心理上的分離。她們是不願意去面對孩子會長大這個現實的。如果孩子在心理上獨立了,成為他們自己了,他們就將不再需要她,母親會為此感到惶恐和焦慮,她很怕失去和孩子在一起的機會。這樣的母子之間就是一種不健康的依戀關係,是由於過度焦慮而造成的一個病態的聯結。在這個聯結里,與這個家庭相關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都沒有辦法去做自己,而且又都失去了自主性,比較常見的有「媽寶男」現象,「愚孝」現象,尤其特別是單親家庭中由母親一手帶大的兒子,這樣的母子關係延伸至婆媳關係,更容易造成尷尬,困擾和痛苦。

5. 如果一個人和原生家庭父母之間存在心理上的聯結,和不分化的話,他就很容易情緒化,很容易失去自我控制。他們的生活和情緒完全被周圍人對他的一個情緒反應所控制了。有時候,他會過多的向別人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過分的渴望別人能了解自己,並且過度的依賴別人,希望他人在本來應該自己做決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決定。另一方面,他也會過多的去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以便獲得一種可以跟別人融為一體的感覺。需要參與別人很私人化的決定,也就是說自己的邊界,邊界感不是很清晰,他們給其他人的感覺通常不是順從就是逆反,看不出很獨立的自我,這樣的人容易把自己的感受與其他人的感受混為一談,很難保持一個自主性。當面對很焦慮的事情的時候,如果你問他是怎麼想的,他會說自己的感覺;如果你問他相信什麼?他會說那些他聽到的別人的說法,而不是自己的主見;和這樣的人互動的時候,他通常是要麼就同意你所說的一切,要麼就是每件事都要和你爭論。

6. 那我們怎麼來處理和我們上一代原生家庭父母之間出現的這種種問題呢?是要先做一個覺察。覺察我們跟父母之間是否已經建立了一種成人關係,而不是之前的一個家長和孩子的一種關係。也就是說,我們長大了,我們跟父母是平等的關係,是成人。成人有成人之間的規則和法則,我們不再是孩子。成人關係也意味著我們不再懼怕父親的一些所謂的威嚴,也不再去試圖解決母親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和問題,就是母親和父親的婚姻,如果有衝突有問題,那是他們倆作為成人需要去獨立面對解決的。而我們不應該再負任何責任,要把這個責任留給他們。我們也不再繼續在這個衝突中承擔任何的角色,要獨立出來,你有你的生活,不要再為父母之間的一些情緒和衝突來負責。而且我們自己也需要學習負責,如果犯了錯,那麼就在錯誤中成長,但是一定要學會承擔,敢於承擔,這樣自己會越來越勇敢,直到勇敢到有一天我們可以有能力突破原生家庭的父母跟自己的這種聯結以及對自己的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一個感動人的小漫畫,據說看過的媽媽和孩子都被暖哭了
毀掉你女兒的七種教育方式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