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青蒿讓中藥的藥物價值舉世矚目,那它究竟有哪些養生功效呢

青蒿讓中藥的藥物價值舉世矚目,那它究竟有哪些養生功效呢

青蒿,為中醫人沿用數千年,因其治療瘧疾的神奇功效被稱為「治瘧要葯」,在屠呦呦潛心鑽研的數十載後,從青蒿中提煉出青蒿素,為世界飽受瘧疾折磨的國家和人民帶來福音,這也讓中藥的藥物價值舉世矚目。

青蒿,它來源於菊科草本植物黃花蒿的地上部分,將其收割後晾曬風乾後去除雜質而成。收割有較為限定的時間,常言「一月茵陳,二月蒿,三月砍了當柴燒」,這雖然是對茵陳的收割時間要求,也反映出中藥採摘時間的重要性。青蒿以秋季花旺盛時收割為佳。青蒿上品要求滿足顏色綠、質嫩、葉多,香氣濃郁的特點。

青蒿性苦寒辛,歸屬於肝、膽經。因其苦寒的特點,擅長清虛熱,因此也被稱之為「清退虛熱的要葯」,因此常常在溫熱病的後期使用,治療因邪熱導致的陰液已虧,但是邪熱仍深伏陰分,煎灼人體陰液,出現夜晚發熱伴無汗出,白天熱退,如此循環往複,病邪久居人體的病症。治療陰虛內熱的常用方青蒿鱉甲散即採用該葯為主葯。

因為青蒿辛散之性,在《本草新編》記載「能引骨中火行於肌表」,還用其清虛熱、退熱的特性,治療肝腎虧虛導致的熱似骨內向外透發的感覺,運用此種功效時常和銀柴胡、胡黃連、知母等清熱滋陰的藥物搭配使用,這種用法譬如清骨散。

《本草新編》還記載有青蒿「尤能瀉暑熱之熱」,因此在夏季氣候炎熱,因外感暑邪出現發熱、煩渴、頭昏頭痛、精神倦怠、四肢困重疲乏無力等癥狀時,可以用青蒿與疏散風熱葯、清熱解暑葯配伍使用治療這種病症。

青蒿能夠透散少陽邪熱,中醫師還經常運用該作用治療膽熱犯胃或者濕熱中阻導致的、胸脅脹悶不適、惡寒發熱類似瘧疾的典型癥狀,以起到清膽利濕、和胃化痰的功效。

原來這種農村田間地頭常見的中藥居然有這麼多功效,是不是讓你讚嘆不已呢?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文樞,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這種樹大家都見過,而根皮入葯能改善肺熱喘咳,你猜到了嗎
這味中藥,不是粉卻叫做粉,還有著清熱、生津止渴、排膿等妙用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