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那些年,慈禧太后調經用的醫方

那些年,慈禧太后調經用的醫方

導讀:慈禧,晚清最有權勢的女人。她的健康一直備受關注,每日均有太醫隨侍診脈,調理用藥。看名家選議的幾則調經醫方,可見宮廷醫家伍葯處方之匠心獨運,或可為今之醫者借鑒。

1 調經丸

咸豐年間?懿嬪 ?調經丸

香附一兩(童便制),蒼朮一兩,赤苓一兩,川芎三錢,烏葯一兩,黃柏三錢(酒炒),澤蘭一兩,丹皮八錢,當歸八錢,共為細末,水迭為丸,綠豆大。每服二錢,白開水空心送服。」

評議 :本方具調經養血、理氣散瘀、止痛除濕作用。方中香附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為主葯。《本草綱目》謂其可「利三焦,散瘀結」,「兼通十二經氣分」,並稱:「得童溲浸炒則入血分而補虛」。方中以之配烏葯,即《慎齋遺書》之香附散,可治「渾身脹痛,氣血凝滯」;其得川芎、蒼朮為伍,則總解諸郁,故李時珍譽本葯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烏葯辛溫,功能順氣散寒止痛,《本草切要》以其配香附、當歸、川芎,用治胎前產後之氣血不和;《本草通玄》謂其「理七情鬱結」,此藥用放調經,大旨在此。川芎、澤蘭、當歸三者入方,重在調經活血,其中川芎尚可理氣開郁,澤蘭更能行水破結,當歸用之養血和血。

蒼朮辛溫發散,功專健脾燥濕,丹溪謂可「散風益氣,總解諸郁」,方中與黃柏相伍為二妙散,有清熱除濕之功。可治濕熱下注。赤苓,《本草經疏》稱:「專除濕熱」,用之可助二妙之力。丹皮能清熱涼血消瘀,治「女子經脈不通」(《藥性論》),與香附、當歸、川芍配合,氣血雙調,以達「調氣而活血」之目的。

以葯測證,可知本方主要在於治療月經不調,結合方中以活血行氣藥物為主,及現存之慈禧脈案,可推知懿嬪(慈禧)之病主要為月經不調及痛經;又因方中有清熱除濕之品,則亦可能兼見帶下諸症。按月經不調之由,主要因於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其有氣滯見證者,則因思憂過度,抑鬱不暢,以致血結且滯,血海失於滿盈,出現月經不調。

而痛經之機理亦因於血行不暢,其由肝氣不舒或寒凝胞宮引起者,則經行澀滯而少腹脹痛。此二者之發病機理均與慈禧證因相符。考慈禧於成豐元年入宮,稱蘭貴人,四年封爵殯,六年生穆宗(同治)而進爵妃。因而測知慈禧服此葯時間,應在咸豐四年至五年之間,其時年方少艾。宮帷之中,本多隱曲:邀寵之人,更費心機。由是肝鬱而氣滯,遂致氣不得運血以暢行,血不能隨氣而流通,而生月經不調,痛經諸證。

又,調經丸,宮中太醫院配本有載,但其藥物與此方不同。此方當系御醫據懿嬪病情而設。據同年七月二十日懿嬪脈案:「懿嬪脈息浮澀,系濕氣滯於血分。今用除濕代茶飲送調經丸,早晚各二錢。木香五分(研),陳皮二錢,炒梔子三錢,木通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煎湯代茶」。可知調經丸懿嬪曾連續服用,且因肝鬱氣滯影響脾失健運而濕濁內停,則佐以除濕代茶飲以助其效。

2 通經甘露丸

光緒年間?通經甘露丸

當歸八兩,丹皮四兩,枳殼二兩,陳皮二兩,靈脂三兩,砂仁二兩,熟地四兩,生地四兩,元胡四兩,熟軍八兩,赤芍三兩,青皮三兩,香附一斤半,炮姜二兩,桂心二兩,三棱八兩,莪術八兩,甘草二兩,藏紅花二兩。

用醋3斤煮蘇木四兩取汁,泛為小丸。

評議:此方通經活血,逐瘀生新,主婦人月經不通,或症瘕痞塊,少腹疼痛,骨蒸勞熱等病狀。組合藥味頗多,與宮中太醫院配本之通經甘露丸不同。

本方之藥物,大致可分四類,即理氣舒肝、溫經散寒,養血育陰,以及大隊活血破血之品,理氣舒肝類葯雖少而量大力專,如香附用量竟達斤半;活血破血類藥味多而效猛;溫經及養血之品相伍其間,亦屬標本兼顧之意。俾氣滯得疏,寒濕得除,陰血得益,血脈得通,則沖任可無阻滯之虞,經水自有暢通之望。此方見於光緒朝《老佛爺用藥底簿》中,估計為慈禧中年以後所服用。

結合前方(調經丸)分析,知其患月經不調有年,其病由乃憂思患怒而致肝鬱脾虛,遂有氣滯濕阻之變;且因政事多乖,情志抑鬱,則肝鬱氣結日甚;兼以恣食肥甘,脾虛失運難復,故而氣滯血瘀、寒凝濁阻有增無減,則月經不調之患反覆纏綿。

3 烏金丸

光緒年間?烏金丸

台烏、熟大黃、人蔘、莪術、三棱、赤芍、黃芩、延胡索、丹皮、阿膠、蒲黃、香附、烏豆皮、生地、川芎各三兩,寄奴、蘄艾、白扁豆各二兩。

以上用蘇木炙。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一錢,蠟皮封固。

評議 :本方系以開郁散結、調經破瘀之品,佐以益氣養陰之葯而成,寓攻補兼施之意。方中三棱、莪術、寄奴破血逐瘀而生新;台烏、延胡索、香附行氣散結而開郁。取生地、川芍、赤芍、阿膠仿四物湯意,有理血和血之妙,用人蔘伍扁豆益氣健脾,合驅邪兼扶正之大旨。蘄艾溫經逐冷除濕,烏豆皮活血除濕利水。蒲黃生用亦能活血而散瘀。

尤妙者以大黃入方,一則可瀉火而涼血,與黃芩、丹皮之屬共清血中之鬱熱;一則能活血逐瘀,引血下行,「熱淫內結,用此開導陽邪,宜通澀滯,奏功獨勝」(《藥品化義》)。至於以蘇木水炙者,乃加強行血祛瘀之功,《本草綱目》謂蘇木為「三陰經血分葯,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本方用之其意亦在於此。

本文節選自《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作者陳可冀等,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的精彩文章:

臉上長斑長痘用再好的化妝品也沒用,病根在這裡……
中藥的療效是快,還是慢?

TAG: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