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不是小女孩的遊戲」、「放棄吧」 、「他們不會讓你飛的」 ...

「驚奇隊長」是個女娃娃,原名叫卡羅爾·丹弗斯,曾經夢想飛天,卻被各種親人澆了盤冷水。

但幸好她從來都是個倔強堅韌的好姑娘,她的超級英雄之途也並非一帆風順,但她都挺過來了而且事事處理得很好。

女人也可以強壯、美麗、能幹,可以擊退反派、拯救世界,可以成為強大而驕傲的超級英雄。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驚奇隊長]劇照

[驚奇隊長]特意選在3月8號的日子首映之際,我才意識到,這已經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21部了,卻才是他們第一部以女性超英為主角的單人電影。

「女性超級英雄都去哪了?」媒體研究學者Christopher Bell曾在一集TED演講上這樣質問道。

他回憶自己帶小女兒去買[銀河護衛隊]中女英雄卡魔拉和[復仇者聯盟]中黑寡婦周邊的經歷,全部無功而返,因為市場上只有男英雄賣。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Christopher Bell TED演講

周邊少,個人電影就更少,斯嘉麗演的黑寡婦粉絲呼聲一直很高,但個人電影硬是多年遲遲沒動靜。

17年的[神奇女俠]、而今的[驚奇隊長],大概算是近幾年僅有的幾部獨苗苗。

以至於讓我產生了某種錯覺:為什麼美漫里女英雄這麼少?事實上,真的那麼稀少嗎?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提起女性超英,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神奇女俠(Wonder Woman)了。

17年,一部[神奇女俠]席捲全球,蓋爾·加朵這位美貌與肌肉俱佳的女演員將神奇女俠介紹給了全世界。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神奇女俠]劇照

對神奇女俠的來源,很多粉絲也都津津樂道:一個叫馬斯頓的心理學家教授以自己的女伴為原型、創造出了這位美漫史上第一個女超英角色。

這個故事不是還拍電影了嘛,同樣趕在17年上映的一部[馬斯頓教授與神奇女俠],就講了這位有點「色色」的哈佛教授在40年代創造了神奇女俠的過程。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馬斯頓教授與神奇女俠]劇照

對對對,都沒錯,但說女俠是第一位女超英其實算得上是一種簡便說法。

認真考據的話,美漫中最早的女性超英角色要追溯到美漫史前史的連環漫畫時代。

上世紀30年代,連環漫畫主要發表在報紙上,很多都是來源於通俗小說的劇情和人設,穿緊身衣、戴面具、有著神秘身份,但還沒發展出超能力。

這一時期,就已經有了女性超英的原型,比如《Invisible Scarlet O"Neil》中有隱形能力的奧尼爾、漫畫家塔普·米爾斯筆下的Miss Fury...

甚至還有一家名叫《小說之家》的出版商專門繪製進步女英雄的連環漫畫,著名的叢林女王希娜就出自這裡。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Miss Fury和叢林女王希娜

後來在80年代成為第一位為神奇女俠作畫的女性漫畫家的Trina Robbins就曾為此寫道:


在《小說之家》通俗風格的動作小說中,大多數主角都是美麗、強壯、又能幹的女性,她們是戰地護士、女飛行員、女偵探、反間諜、還有穿著獸皮的叢林女王。槍在燃燒,匕首在鞘,劍在手,她們在書頁上飛躍,準備與任何惡棍戰鬥,她們也不需要救援。

而到了原創漫畫時代,已知的第一個女性超英則是漫畫家弗萊徹·漢克斯筆下的角色「幻想女神」(Fantomah)

「幻想女神」是一個永遠不會老去的現代埃及女神,首次出現在《叢林漫畫》1940年2月刊的封面上。

她用自己神秘的超能力保護著叢林,在使用超能力戰鬥時,面貌會變成一隻有著藍皮膚的骷髏頭。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幻想女神」(Fantomah)

「幻想女神」之後,接下來或許就該說到我們熟悉的神奇女俠了,女俠應該算得上第一個在流行文化中被廣泛傳播和受到認可的女性超英。

在40年代早期,DC漫畫中的男性超英統治著漫畫業界,蝙蝠俠、綠燈俠、還有標誌性的超人都是最具人氣的角色。

一位名叫威廉·馬斯頓的心理學家被聘為DC漫畫顧問後,立馬打算為平衡性別搞點事出來了。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馬斯頓還是測謊儀的發明者

馬斯頓是位女權主義者,他的太太伊麗莎白·馬斯頓也是,一聽說要創造新的超英角色,太太首先提議、兩人一拍即合:我們要位女英雄!

而更神奇的是,這對夫婦還在和一個名叫奧麗芙·柏恩茲的女學生過著多年的「三人行」生活。三人不僅相親相愛,還大玩SM,性幻想、情趣、捆綁、同性等多種元素由此都成為早期女俠的靈感源泉。

神奇女俠溫柔美麗、熱愛和平又有著強大的力量,這便是他兩位女伴形象的合體,而女俠手持的真言套索,又是測謊儀和捆綁文化的結合。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原型和神奇女俠

聰明強大的女俠形象的出現,無疑是開創性的,伴隨著二戰時期越來越多女性走上工作崗位的現實,漫畫中也有了越來越多強勢的女性形象。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戰後50年代,美國漫畫業遭受了一次重大打擊。

一個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瘋狂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漢動員參議院審查和封禁漫畫業,其中女超英角色受到格外重創。

隨著戰後社會對女性重新回歸家庭的輿論導向,魏特漢特別批評了漫畫里的女性角色:


她們不是家庭主婦、她們沒有養育一個家庭,神奇女俠甚至還有著重要的同性戀意味。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嘲諷魏特漢的漫畫

漫畫突然成了社會的「惡魔」,成了對文明的「威脅」,最後的結果是美國漫畫協會妥協了,開始建立一種明確的自我審查標準

暴力、性、不正常關係此後都很難再出現,一種更為強調家庭婚姻和傳統性別角色的規範被建立起來。

這之後,DC漫畫內部政策就規定了,「特別不鼓勵在故事中加入女性」,即使有,也是次要的、寫實的,不能誇大女性力量。

所以,這一時期,你幾乎很難再見到有新的女英雄角色誕生,比較進步的也只是圍繞在那些偉大男英雄身邊的職業女性配角。

超人身邊的女記者露易絲·萊恩、蝙蝠俠身邊的配角記者維可·瓦麗、綠燈俠的上司兼女友卡蘿·費里斯...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露易絲·萊恩

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出現在1956年《偵探漫畫》中的第一代蝙蝠女(Batwoman)凱茜·凱恩,因為迷戀蝙蝠俠而模仿他成為一代女英雄。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1956年《偵探漫畫》上的蝙蝠女

到60年代初,漫威終於開始登上歷史舞台,還在困境邊緣的漫威首先推出的就是一個英雄組合——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

四俠之中,一位女英雄赫然在列,擁有著能使自己和他人隱身能力的隱形女(Invisible Woman)蘇珊·斯托姆。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隱形女

神奇四俠獲得了巨大成功,雖然只是作為團隊的一員,但隱形女蘇珊也收穫了大量讀者的喜愛。

六、七十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波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進入70年代,伴隨著女權運動的成果,漫畫里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有分量的女性角色。

驚奇女士(Ms. Marvel)卡羅爾·丹弗斯就出現在這一時期,原本只是在60年代末的一期中作為驚奇隊長馬·維爾同事的卡羅爾,終於在1977年成為了自己的主角。

1977年,正是女性解放運動的高潮期,驚奇女士以「Ms.」的尊稱現身封面,獲得了個人連載的殊榮,成為了女性團結的一個有力象徵。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1977年《驚奇女士》第1期封面

她的創作者曾在系列前言中寫道:


你可能會發現,驚奇女士對身份的追求,與現代女性對提升意識、自我解放和身份認同的追求是平行的。

雖然,她的能力和制服等設定都來源於起初的男性驚奇隊長馬·維爾。

事實上,這也成了漫威塑造女英雄的一個不規則定律:有了綠巨人、那就來一個女綠巨人;有了蜘蛛俠,那就接著畫一個女蜘蛛俠。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女蜘蛛俠

在七、八十年代短短十幾年間,不僅僅有了女綠巨人、女蜘蛛俠,還有了第一個最具代表性的黑人女超英暴風女(Storm)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X戰警中的暴風女

也是那時候,隱形女蘇珊開始領導起了神奇四俠,黃蜂女也成了復仇者聯盟的領袖人物。

漫畫里的女人擁有力量,也熱愛掌控力量,這一切都不再是多麼神奇的幻想事物。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雖然在美漫史上對女英雄的塑造也曾有過不少爭議,比如神奇女俠身上的SM和同性傾向、比如很多女英雄本質上是簡化了的男英雄性轉版。

再比如驚奇隊長卡羅爾身上也曾有過的「黑歷史」:一段被男人迷惑生子的情節,被讀者斥責為「強姦幻想」。

但總的來看,美漫史上各式各樣的女英雄還是比銀幕上豐富太多了,只是只有很少的女英雄能有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電影和劇集。

[神奇女俠]的劇本老早的幾年前就已經寫好了,但被好萊塢高層束之高閣直到不久前;[黑寡婦]的獨立電影喊了很多年但遲遲沒有下文...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黑寡婦]目前顯示是2020年上映

好萊塢不願意拍女性超英,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冒風險,他們並不相信女性超英有市場、能賺錢。

未來會更樂觀嗎?

至少有了[神奇女俠]和[驚奇隊長],我也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漫畫女英雄走上銀幕,因為就像有位女性讀者所說:

在看到驚奇隊長卡羅爾的一瞬間,我就相信這是我的超級英雄,這是我從12歲時就希望擁有的、代表我的角色。

[驚奇隊長]背後,有一段不能忽略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專訪北京文化總裁宋歌:我對[流浪地球]是「一見鍾情」
1927年,德國人已經拍出了足以傳世的電影巨作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