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今年復活節為何這麼晚

今年復活節為何這麼晚

復活節定於每年初春望日(譯註:春分後第一個月圓之日)後的周日。不過,雖然今年的初春望日在3月21日,但復活節卻並不在3月24日,而是晚至4月21日。很多讀者都問到,這是怎麼回事。


真相:今年的天文春分落在中歐標準時間3月20日,準確地說是22時58分(譯註:北京時間3月21日5時58分),也就是太陽自南向北穿過天球赤道與黃道交點的時刻(譯註:天球是假想的一個與地球同心跟同步自轉的球,用於天文學跟導航。地球赤道投射到天球上,就是天球赤道。太陽在天球上的運動軌跡就是黃道春分時刻也可簡單理解成,正午時太陽直射赤道那時刻)。而在第二天,3月21日的02時43分(譯註:北京時間3月21日09時43分),就已經是滿月了。那天是個周四,那麼下一個周日就是3月24日。儘管如此,復活節周日還是要等到四周之後的4月21日。


專家把這種惱人的偏差稱為「復活節悖論」(譯註:德文Osterparadoxie或Osterparadoxon)。為了理解復活節悖論產生的原因,我們得回顧復活節的歷史。作為對耶穌基督復活的慶典,復活節是基督徒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節日。根據新約中的傳統,最後的晚餐、耶穌受難和復活都發生在持續七天的猶太逾越節(譯註:德文Pessach-Fest)期間,而逾越節的日期則取決於初春望日。而耶穌受難發生在安息日的前一天,復活則在「第三日」,亦即安息日的後一天,這在基督教曆法中是周日。

在早期基督教社群中,一開始並沒有關於最高節日的共識:一些團體認為是受難日,另一些則認為是復活日。此外,很多團體把慶典定於周日開始,而另一些則定於晦日(譯註:月亮暗淡無光之日)後第十四天,和星期無關。共識應當是在325年羅馬皇帝康斯坦丁召集召開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譯註:德文Erste Konzil von Nic?a。尼西亞在今土耳其?znik)上達成的。當時決議的文案沒有保留下來,但從康斯坦丁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復活節要在春分後、猶太逾越節之後的周日舉行慶祝。


這裡我們就遇到了復活節悖論的第一個原因:在當時使用的儒略曆(譯註:參見相關蛋文甲)中,春分被固定在三月二十一日,和準確的天文時刻無關。這就一直保留到了今天:雖然今年春季於中歐標準時間的3月20日(譯註:北京時間3月21日)開始,但復活節日期的計算時間則要等到3月21日。因此春季伊始後的第一個望日要等到4月19日。


但是復活節規則的歷史還絕沒有結束。因為在當時,並沒有對復活節日期的確定方法給出確切的規定。因此公會議沒有實現,讓所有基督徒統一復活節日期,的打算。統一的日期計算直到數個世紀之後才被貫徹實施。然而,即使是這種現在通行的計算方式,也絕非是從準確的天文數據中得出的。恰相反,望日是根據基於所謂默冬章(譯註:德文Meton-Zyklus。默冬是古希臘天文學家。參見《天文愛好者》雜誌增刊《日食大觀》的摘編)的滿月日期周期決定的。但以這種方式確定的滿月日期可以跟天文中的滿月日期相差一天。今年也是這樣:按周期計算的望日在3月20日,而不是21日。這也就是今年復活節悖論的另一個原因。


和早期基督教時期不同的是,現在的天文學家可以毫無障礙地預測春季伊始和滿月的準確時刻。然而,教會的復活節也不是由準確的自然法則決定的,而是由歷史流傳下來的規則。

原文作者:Rainer Kayser
原文日期:2019年3月7日
本文譯自 Weltraum aktuell,由譯者 cmp0xff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在第二例之後,研究人員宣稱又找到第三例HIV治癒病例
國際空間站里的馬桶漏了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