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孝庄太后逝世後,為何在宮中停屍37年不下葬?原因很簡單

孝庄太后逝世後,為何在宮中停屍37年不下葬?原因很簡單

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所以對於世人來說,研究清朝的歷史對於我們來說是最方便的,而清朝皇室家族中的事情更是為後人所關注和好奇的,後世更是拍出了各種各樣的電視劇來紀錄這些歷史人物和事件。關於孝庄皇后這個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之前有部電視劇《孝庄秘史》,在這部電視劇中,孝庄太后被刻畫的淋漓盡致,而且在劇中的多爾袞。皇太極等人物,也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孝庄太后逝世後,為何在宮中停屍37年不下葬?原因很簡單。

孝庄太后的一生可謂是一部傳奇故事,孝庄皇后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嫁給了皇太極,一生可謂是如履薄冰,從後宮眾多妃子中脫穎而出,憑藉自己的能力籠絡了一大批人。皇太極死後,又經過了腥風血雨,扶持著自己的兒子福臨登基,但是福臨太不爭氣,當了十幾年的皇帝,臨了卻要去做和尚,最後福臨究竟是怎麼死的,可能也只有孝庄知道。接下來的孝庄皇后雖已年邁,但是硬生生的輔佐小孫子康熙繼承大統,從此開創了康乾盛世,孝庄太后為大清做出的貢獻可謂是不言而喻的。

要說這麼一位傳奇人物,在死後必定也很風光,但是孝庄太后在去世後,並沒有馬上被下葬,而是停靈了37年的時間後才被安葬。看到這裡,想必大家都覺得非常奇怪吧?畢竟古人是很講究在人死之後入土為安的,清朝也不例外,但是為什麼到了孝庄太后這裡的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都知道,在清朝的時候,皇后死了是應該和她的夫君一起合葬的,所以孝庄太后在去世之後,也應該和自己的丈夫,也就是皇太極安葬在一起。但是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問題,原來她留下了一個遺願,就是她想要自己葬在順治的孝陵中。

對於老祖母的旨意,康熙不敢不從,卻又左右為難。首先,孝庄皇太后奮鬥一生,經歷了波譎雲詭的清初五十年的艱難歲月,這個蒙古女人一肩挑起大清的江山,是順治和康熙兩任皇帝心中的定海神針,孝庄在,則江山永固。這是父子兩代皇帝心中從小堅定的信念!所以孝庄臨死之前的旨意不可不聽。但事實上順治的孝陵因為早已安置,也沒有孝庄皇太后的位置。這就給康熙皇帝出了一個難題:將老祖母葬在哪裡?他還春秋鼎盛,決定不下來後世,自然不能草率下葬祖母。

大臣們知道康熙的煩惱之後,就給了他一個建議,要不先不下葬,等過些日子想到了法子再做打算?康熙聽了後覺得甚好,而且自己呀捨不得祖母,於是就在東陵外建了一座臨時建築,專門用來安葬祖母的遺體。但是沒想到這遺體一放就是37年,直到康熙去世的時候,孝庄太后的安葬問題都沒有解決,於是這個問題就落到了雍正的頭上。

雍正即位後,不僅要為安排的父親康熙皇帝的後事,還要安排曾祖母昭聖太皇太后的陵寢問題。此時,康熙已經選址景陵,如果曾祖母還沒下葬,就將父親康熙帝下葬,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彼時,眾大臣看出了皇帝的難處,就上書雍正,建議將暫安奉殿建成陵寢,在清東陵大紅門之外,建造昭西陵。這樣一來不僅這座陵墓和皇太極的昭陵屬於一個體系,而且又剛好在昭陵的西邊,這樣就非常的符合規矩了。

孝庄太后的一生坎坷無比,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皇位可謂是煞費苦心,而其中的艱難與困頓也許只有她自己明白。而康熙皇帝知道她內心的委屈和難受,於是也是遵從了她的遺願,沒有把她和皇太極葬在一處,另外,古時候都是「以左為尊」的,而昭西陵又正好位於清東陵大紅門的左邊,足以顯示出大清皇室對與這位太后的尊重和敬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你的驕傲 的精彩文章:

他正全神貫注觀察正面敵人的行動,突然,身後衝上來六個敵軍士兵
日本史書中記載的中國軍人:抱著日軍的機槍力戰而死,震撼日軍

TAG:那你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