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隨出多少份子錢?壓垮現代人的份子錢竟然是這位皇帝規定的

春節隨出多少份子錢?壓垮現代人的份子錢竟然是這位皇帝規定的

春節隨出多少份子錢?壓垮現代人的份子錢竟然是這位皇帝規定的

份子錢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時常有新聞爆出為份子錢反目的新聞。份子錢卻不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一個傳統,在明清之前,是沒有份子錢這一說法的。份子錢最早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朱元璋,朱元璋是窮苦出身,建立了明朝以後,朱元璋修改了「鄉飲酒禮」制度,裡面規定了「婚姻喪葬有乏,隨力相助」。意思是村裡有窮人做婚禮喪事的,村裡要合夥救濟一下,畢竟古人對婚喪事宜看的比較重大,黃曆上也常寫著宜嫁娶等大事。朱元璋從乞丐做到皇帝更是了解窮苦人家的艱難,所以修改這個規定,幫助窮人在紅白喜事時渡過難關。

規定裡面簡單的說了最好這家送點被褥,那家送點食物,送點酒水,讓紅白喜事順順利利辦好,這樣之後的日子也能安穩的。慢慢的這個規定就變成了一個隨份子的習俗流傳下去了。所以份子錢最開始是朱元璋為了親朋好友之間能互相幫助渡過難關制定的一項規定,後來一些百姓懷著感恩的心,認為朋友幫助的這份情誼應該記錄下來,也為了分清到底是哪個朋友幫助了自己,漸漸的就出現了寫禮的這個環節。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也經常描述隨份子的事情,老舍先生的小說《正紅旗下》就描述過家裡為了湊份子錢發愁作難的情景。看樣子很早的份子錢就已經開始壓迫人民了,不過還是沒有現代份子錢可怕。還有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四十四回:若干人均攤等份額的錢同辦一件事,老太太出主意讓湊份子給鳳姐過生日。即便是紅樓夢中賈氏大家族也湊份子,足以看出對份子錢這個習俗沿襲。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有描述隨份子錢,第二十七回:搬家那日,兩邊鄰居都送著盒歸姑爺也來行人情,出份子。看樣子以前的鄰里關係很不錯啊,搬家也這麼隆重,不過現代社會也有喬遷的酒席。

份子錢從古代到現在也有很大的演變,從一開始朱元璋時期的幫襯著村裡人順利辦紅白喜事,到清朝已經出現禮單,上面會寫著你隨份子隨了多少,到建國初期,人民都很窮,回到了簡單送禮的時代,碰上喜事就送一塊布料。到了五六十年代,生活水平稍微好一點了,開始送搪瓷盆、搪瓷杯、熱水壺、棉被等日用品。到了改革開放後,開始步入直接送錢的時代,從一開始的幾十塊,到現在的幾百上千,而且做酒也頻繁,沉重的份子錢已經壓垮了現代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古今 的精彩文章:

她是金庸筆下第一美女,卻被男朋友當禮物送給哥哥,實在可憐
白骨精脊樑上有「白骨夫人」4個字,你猜她是誰的夫人?來頭不小

TAG:道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