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潼關之戰,二十萬唐軍,為什麼被安祿山一萬人全殲?

潼關之戰,二十萬唐軍,為什麼被安祿山一萬人全殲?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東北王」(東平郡王)安祿山在范陽舉兵叛亂,唐軍將領封常清節節敗退,在他的勸說下,駐守三門峽的大將高仙芝主動西撤,退保潼關。嚴格地說,從這時起,潼關戰局就已拉開了序幕。戰局的展開,標誌著唐朝在全面防禦戰線完全崩潰後,開始了以潼關為屏障的重點防禦戰。潼關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長安東邊的唯一屏障,如果叛軍安祿山拿下潼關,長安則無險可守。由於唐軍名將封常清和高仙芝,不願向監軍令誠行賄,唐玄宗聽信宦官讒言,將兩位名將斬於潼關軍中。

可是,此時唐玄宗手上無將可用,不得不啟用,年過八旬、中風已久,卧病在床的西北王(西平郡王)哥舒翰鎮守潼關。哥舒翰不愧是百戰名將,鎮守關半年,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顯著的。首先,使叛將崔乾佑所率大軍被扼制在陝郡一帶,前來增援的安慶緒也無可奈何,這樣,就牽制了叛軍主力,在潼關前線形成了對峙狀態。其次,從全局上便利了唐軍進入河北戰場,並取得了軍事勝利,重創叛軍史思明部,使安祿山經營的河北發生動搖。就連已做了大燕雄武皇帝的安祿山也曾「議棄洛陽,走歸范陽。』這就是說,潼關堅守給唐朝平叛戰爭帶來了一線曙光。

安祿山

然而,有人不希望守潼關,這人就是唐玄宗,第一,唐玄宗得到小道消息,安祿山主力崔乾佑就駐紮在潼關東邊——陝郡,不僅斷糧兵少,而且毫無防備;第二,唐玄宗心想,當了五十年的太平天子,一向志得意滿,沒想晚年爆發安史之亂,連東都洛陽都丟了,所以,他特別希望快速結束戰爭,挽回自己的面子。於是,他催哥舒翰趕緊出關作戰。哥舒翰一聽,就知道這是安祿山的誘敵深入之計,可唐玄宗卻深信不疑,但哥舒翰拒絕出關。宰相楊國忠看出了安祿山的詭計,但想借其手除掉政敵哥舒翰,於是慫恿唐太宗出兵。於是,詔書一道接一道的催哥舒翰出關,頻繁到什麼程度?「望其項背」,就是說後面的一個人能看到前面一個人。

哥舒翰

756年6月,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將軍,面對唐玄宗的詔書失聲痛苦,然後不情願的率領大軍離開潼關,這人就是——哥舒翰。在離潼關一百里的靈寶,哥舒翰的二十萬雜牌軍,果然遭到叛將崔乾佑一萬人的伏擊,山上的滾石、木頭、箭雨從天而降,唐軍被擠到一個狹窄的道上,死傷無數,史書上說,屍體堆了兩丈高(約6.6米)。俗話說兵敗如山倒,唐軍拚命回撤,撤向潼關,在半路又遭叛將崔乾佑的埋伏,結果20萬人出關,只回來了數千人。天寶十五載的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年過八旬的老元帥哥舒翰欲自殺,被手下叛軍挑斷腳筋,捆綁後投降安祿山,一年後被殺,一代名將死不逢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獻忠後裔:收藏有皇帝兵器,稱先祖愛民如子
唐太宗的貼身女保鏢,長相漂亮,出手兇狠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