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到三十立「中氣」!這樣才可能長壽

人到三十立「中氣」!這樣才可能長壽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現代中醫治療學》、《中醫內科學》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這篇文說,從四個字談起,這便是「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這是咱們中國人都特別熟悉的古訓。那麼,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麼呢?是事業嗎?是一份養家糊口的手藝嗎?還是說立下遠大的志向?

這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說了。

孔子的本意,是三十歲的時候,人說話辦事情要符合禮儀了,言行得當。

現代人的意思,是三十歲的時候,事業發展要小有所成了,至少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從養生學的角度來說,三十而立,立的應當是我們的「中氣」,即脾胃之氣。

為什麼這麼說呢?脾胃,是後天之本。三十多歲的時候,作為生化氣血的後天之本,就應該承擔其濡養身體,支持身體的重任了。如果說先天之本決定了我們十多歲,二十多歲的身體狀況,那麼到了三十多歲,脾胃就成了另一種決定因素。你看——

三十多歲,我們身體壯盛,需要大量的營養、氣血。這時候,是脾胃來幫助我們生成。

三十多歲,我們有發達的肌肉,來應對家庭和社會的工作。脾,主四肢。這當然也需要脾胃的支持。

三十多歲,我們需要認真思考人生,思考事業,思考自己的生活。脾藏意。脾虛的人,在這方面一定沒有遠見。

三十多歲,我們需要有好的免疫力,不能動不動就生病。不然,怎麼工作,怎麼生兒育女,怎麼照顧老小?中醫講,氣,有衛外之能。臟腑的氣化正常,衛外之氣的壯盛,是不生病的關鍵。而這,也要靠脾胃。

總而言之,我們的身體,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應該是最好的時候,承擔起來的角色和擔子,也是日益沉重的時候。這需要我們的脾胃能像一個石柱一樣,聳立在那裡,牢牢支撐我們的生命大廈。而沒有了中氣,到四五十歲的時候,可能就轟然倒下,更不要提在多年後的延年益壽了。

所以所,看官,您千萬記住,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三十而立,立的就是我們中氣。

但遺憾的是,我們當代中國人,對這件事,表現得十分冷淡,似乎完全沒有這個概念。於是,飲食無度,暴飲暴食,饑飽不均,嗜好生冷油膩辛辣之食。久而久之,弄得滿胃是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腸炎等等,殊為可惜。

那麼,什麼樣的人,中氣不足之象最為明顯呢?在這裡,我們想提示一下常見疾病胃下垂。

這個病,在當代不少30多歲的人身上,很常見了。患者,多是一些瘦高苗條的小姑娘。看上去骨感靚麗,實際上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噯氣呃逆,氣短,精神倦怠。等卸了妝一看,臉上發黃。這和長時間的節食、飲食不規律有關係,當然也和先天體質有關係。這個時候,就是中氣不足之象。如果不能很好改善的話,後患無窮。

怎麼改善?可以考慮艾灸百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關元穴四個穴位。這個四個穴位,都是健脾益氣,昇陽舉陷,溫固元氣的要穴。胃下垂伴食後胃脹者、食慾差者,可參考驗方調治,藥用枳實15克,白朮15克,生薑10克,150毫升水煎,一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此方,擇選自《百病良方——中醫辨病與辨證論治》。切記,定要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應用。

總而言之,三十而立,立的是「中氣」!這樣的人才有機會長壽。這個道理,您一定要記得。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閻王「不收」六種人!不急不饞不惦,不懶不恨不貪
五種「陽氣大虛」之象!命之將危,莫過於此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