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派外交官去羅馬,此國說了啥?外交官怕了,只好半路返回了

中國派外交官去羅馬,此國說了啥?外交官怕了,只好半路返回了

中國的漢朝結束了秦代末期以來的紛亂局面,建立了統一國家的時候,在這片大陸的西方也有一個跟漢朝一樣龐大的帝國正在崛起,它就是羅馬帝國。隨著公元前二世紀末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也開始了彼此的友好交往貿易之路。而當時古人這種想要加強交往的熱情,是今天的我們所不能想像的。

而當時的中國對西亞乃至歐洲的這些國家,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西域。《後漢書》中的西域傳就記載了這些國家的情況和當時漢朝和這些國家的交往情況。而當時的古羅馬帝國,因為位於這片土地的最西端,而人又長得高大,所以被命名為大秦。後漢書記載中的大秦,因處海西,又被叫做海西國,一個出產諸多珍奇異寶的地方,而且他們有一種特殊的產品叫做火浣布。

唐曾經有火浣布進貢的記錄,據說這種布可以避火,曾讓當時的古人大開眼界,不過我們今天知道這種所謂的火浣布,其實就是石棉。

公元97年,班超派自己的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帶著使團和自己的部下從龜茲出發,西行到達了新疆的碦什地區,然後他們越過今天的帕米爾高原、費爾干納盆地,到達了安息國的境內。等走到安息國的西部邊界的時候,甘英一行準備渡海,而這裡的海就是今天的波斯灣。

不過在海邊上的船夫卻告訴甘英等人說,等越過這海去前面就是大秦了,不過這海卻是十分廣闊,想要在這期間來往的人要是碰上好的天氣順風得三個月才能過去,運氣不好的話就得兩年才能渡過,所以每個要過海的都得準備三年的糧食,而且好多人都會死在途中,所以是很危險的。

甚至連安息國的國王都咬定了這一點,告訴甘英前途十分危險,不可再繼續前行。甘英聽了這話只好放棄了繼續西行的想法,改道向北再折向東,走了兩個月才又返回安息,然後從木鹿和吐火羅返回中國。

其實若有地理常識的人知道,從波斯灣西岸到古羅馬,直接往西走到敘利亞,經過緩衝區就可到達了,就算實在要過海,那波斯灣也不算寬,很容易就能渡過,可惜當時受航海知識缺乏的局限,甘英就這樣放棄了進入大秦的機會。那作為安息國來說,為何要千方百計的阻止甘英出使大秦呢?

安息國和古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由來已久。就在甘英出使大秦的時候,正逢是安息國最弱的時候,看到漢朝派甘英來出使羅馬,安息人擔心這兩個大國如果立了聯繫,將會對夾在中間的自己不利,實際上甘英回去不久,就對安息發動了戰爭。

而後漢書也記載說「其王常欲通使於漢,而安息欲以漢繒彩與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自達。」也就是說安息國想拿著漢朝的貨物和羅馬做交易,從中牟取利益,所以他們也不願意漢朝與羅馬之間建立直接的貿易關係。

不過甘英雖然沒能到達大秦,卻是史書所記載第一個到達波斯灣的中國人,他的出行豐富了當時中國人對中亞的認識,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國外一小島,藏匿了六萬噸黃金,吸引無數人挖掘,財寶都來自中國
此人是個無賴,卻左右了一場戰爭,改變了中國、日本、朝鮮的歷史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