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如何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代表委員這樣建議

如何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代表委員這樣建議

如何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代表委員這樣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日前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探討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激發教師隊伍活力;如何讓教師留得住、教得好。來看看兩位代表、委員在「兩會教育微訪談」環節為教師支了哪些招吧!

如何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代表委員這樣建議

朱永新: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

劉希婭: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左)

01

問題一: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怎樣抓落實,讓我們老師的錢袋子「鼓起來」?

朱永新:教師待遇的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熱點問題,績效工資落實落地,也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建議公開透明,督導檢查。確保教師工資待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水平。把這個問題作為考核當地黨委政府工作的具體內容。

劉希婭:政府把教師工資待遇提上議事日程,我們很感恩,同時也充滿了期待,有好待遇就有好老師,有好老師就會有好教育,就會有美好的未來。希望重新研製教師績效工資、教師職稱等的管理辦法,促進教師隊伍積極發展,期待新方案的修訂儘快啟動。建議修改績效工資方案,改革教師的職稱評審方案,重新釐清關係,整體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02

問題二:

中小學教師編製不足困擾我們很久了,現在有一種聲音,呼籲單列教師編製,您怎麼看?

朱永新:教師編製問題是個老問題,但是我覺得可以在解決編製思路上有所突破。我個人的意見是爭取編製,同時超出編製思考教師的隊伍建設。

第一是我們用同工同酬的辦法解決教師編製問題。現在的主要問題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保障體系。第二是退休以後的待遇落實。第三是在崗的基本工資,包括績效工資、獎金解決了,跟在編教師沒有任何差別,這個時候編製就不是很突出了。

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購買公共服務的時代。也就是未來教師一部分是有編製的,一部分完全通過政府採購方式解決編製問題。

劉希婭:增量不一定編製內解決,可以創新管理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學校招自己想要的人,可以讓不優秀不合格的老師合理化走出教育行業,可能會帶給學校更好的隊伍活力給學校在教師任用、引進、罷黜給予更多支持。

03

問題三:

有些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任務,會攤派到教師身上,哪些攤派是教師不應該承擔的?

朱永新:教師承擔了很多非教學和非教育的任務。我了解到有些地方支援拆遷,要求教師承包,特別是城市裡拆遷困難戶釘子戶,和教師有親戚關係的,要去做工作。還有一些地方招商引資,給教師派任務,這些跟教師教育教學無關。還有,很多檢查都要留痕,教師很多精力用於填表,「表哥表叔」很多。

劉希婭:我們曾經也有做禁毒知識的APP,要求95%的孩子下載、上傳、截屏,工作量非常大,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孩子無法自己完成,家長覺得學校弄了很多非教育事務,也抵觸。在我的調研中,有一年,一個區縣級部門排除寒暑假收到的文件,跟教師相關的文件有1948份,我們可以算一下,一年到頭有多少事務處理。每個部門都在下文,還有交檢查評估,交叉的、重複的,大量推給學校,學校里人、學生聚集,比較集中,容易完成刷數字的任務,學校就成了各級管理部門刷政績的出入口,給學校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04

問題四:

現在許多教師不敢管學生,教師能有懲戒權嗎?

朱永新:關鍵是通過《學校法》和《教師法》對教師的權力、責任和義務進行明確規定。教師的懲戒權不能夠濫用,要建立在對學生尊重基礎上的懲戒。

劉希婭:這個需要全社會共同來客觀界定教師的專業許可權,給教師足夠的專業尊重和權利,應該信任教師,同時建立社會的責任分擔機制。

05

問題五:

有些老師反映做老師精神壓力很大,有沒有什麼建議?

劉希婭:這個我很理解。我遇到一個案例。一個400米操場,孩子往返跑摔下去骨折了,學校把學生照顧好了,但是家長無休止地告了好幾年,賠償十幾萬。老師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正常的教學活動是否還敢進行?日本的孩子受傷了,家長趕緊給老師道歉,整個社會有非常明晰的責任承擔和界限,這個還需要為老師鬆綁,讓教師從心底里感到教師是受人尊重的。

朱永新:教師的精神壓力,應該引起特別關注。學校里社會上對教師排名,孩子的考試成績,成為教師的一個緊箍咒,教師很焦慮,自己班上的孩子成績掉下來一點,自己教的學科稍微差一些,都很緊張,教師的精神壓力的確應該關注。

06

問題六:

時代在變,教育教學如何擺脫沉悶的課堂,讓課堂生動起來?理想的課堂什麼樣?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提出過理想課堂的「六度」和「三重境界」。「六度」即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練習度。「三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是「落實有效教學的框架」,其主要特點是「講效率、保底線」。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其主要特點是「講對話、重品質」。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其主要特點是「講個性,求境界」。

劉希婭:理解型、體驗型、參與實踐型的課堂比單純灌輸記憶的課堂更受歡迎,所以我們應該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

07

問題七:

人工智慧來了,教師會被替代嗎?教師怎麼才能不被替代?

朱永新:平庸的教師會被人工智慧替代,優秀的教師不會被替代。要想不被淘汰,關鍵是做到兩條:一是學會做智能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情,二是學會與智能機器人共處,讓智能機器人為「我」所用。

劉希婭:教育的核心本質是人,人性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08

問題八:

提起考核,教師就頭大。教師考核評價該考什麼、評什麼?

朱永新:其實在學校里,教師之間或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最直接、最客觀的。他們不是看哪位老師的學生考試成績好,因為學生的基礎不一樣,而是看哪位老師最用心、最智慧。有時,因為利益關係,在校師生很難客觀評價,但是對畢業生的調查就可以反映教師的真實情況。如果學生畢業以後還想著老師、記得老師,說明這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的。

劉希婭:對教師的評價首先考核教師的工作量,但教師全方位科學的績效不是簡單的分數,這一點很重要。還要考核教師的工作態度和師德,師德是在第一位的。

09

問題九:

您為什麼選擇當老師?選擇教育行業?

朱永新:能夠體驗與學生一起成長的快樂。教師職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與學生一起成為生命成長共同體,在陪伴、幫助、教育的過程中收穫學生成長與自己成長的雙重幸福。

劉希婭:做教師最幸福的事情是通過影響學生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國家、民族的未來。

10

問題十:

有時候家長覺得老師做得不夠,老師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教師該如何贏得家長的信任?

朱永新:一是尊重學生的父母,尊重他們的隱私,尊重他們對學校和自己的意見與建議;二是公平對待所有孩子,不要有親疏遠近;三是不要接受學生父母的饋贈,不要請學生父母辦教師個人的私事。

劉希婭:家校溝通首先應該贏得家長的信任與尊重,也要引導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一些思想和策略。在家校溝通時,不能夠一味地被家長牽著走,而應該有自己的主導立場,這一點很重要。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本期編輯:項佳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全面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倪閩景委員:充分認識老年教育的重要價值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