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一心匡扶漢室,為何孫權稱帝時,諸葛亮不率軍討伐呢?

諸葛亮一心匡扶漢室,為何孫權稱帝時,諸葛亮不率軍討伐呢?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同年,孫權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在孫權建立吳國之前,曹丕於公元220年建立曹魏,劉備於公元221年建立蜀漢。對於蜀漢和曹魏,都以自己為正統。其中,劉備建立的蜀漢,目標就是匡扶漢室。而劉備之後的諸葛亮,也是以此作為畢生的夙願。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一心匡扶漢室,為何孫權稱帝時,諸葛亮不率軍討伐呢?

首先,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蜀漢丞相諸葛亮之所以多次北伐中原,就是為了匡扶漢室,也即恢復漢朝的江山。至於篡漢自立的曹丕,以及其建立的曹魏,自然是諸葛亮需要討伐的勢力。不過,對於孫權來說,之前在名義上也是東漢王朝下的臣子。不過,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並建立東吳,無疑就讓蜀漢和諸葛亮陷入到兩難之中了。對於蜀漢來說,因為視自己為正統,那麼,其顯然就不能允許其他勢力稱帝了。對於已經稱帝的曹丕、曹叡等,蜀漢和諸葛亮已經多次討伐了。那麼,對於同樣稱帝的孫權,諸葛亮又是什麼態度呢?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建興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在孫權稱帝,建立東吳的時候,諸葛亮正在戰場前線。在得知孫權稱帝的消息後,蜀漢出現了要討伐孫權的聲音。對此,後主劉禪也是舉棋不定,所以就派人去詢問諸葛亮的態度。對此,在一番權衡利弊後,諸葛亮不僅認可了孫權的稱帝行為,還派遣使者出使東吳,表達祝賀的意思,而且繼續和東吳結盟,以此共同消滅曹魏,乃至於平分天下。

對此,在筆者看來,面對孫權的稱帝支局,諸葛亮之所以沒有討伐,並且繼續和東吳結盟,主要是因為蜀漢實力上的弱小所致。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和劉備的夷陵之戰後,蜀漢成為魏蜀吳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在此背景下,諸葛亮北伐曹魏,已經是非常困難了,如果這個時候再和東吳兵戎相見的話,很可能會導致蜀漢更早地滅亡。因為,對孫權稱帝,諸葛亮只能是遷就,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即在曹魏這一強敵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蜀漢和東吳的聯盟是要大於一切的。畢竟在匡扶漢室之前,諸葛亮必須確保蜀漢的生存問題。

最後,在孫權稱帝之前,其一度向曹丕稱臣,對於孫權的吳王稱呼,也是魏文帝曹丕正式冊封的。如果孫權不稱帝的話,其在名義上顯然就成為曹魏的臣子,這也是諸葛亮和蜀漢不想看到的。在此背景下,孫權正式稱帝並建立吳國,也就意味著其和曹魏正式決裂了。而東吳和曹魏的決裂,顯然是對蜀漢有利地。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諸葛亮才派遣使者去祝賀孫權登基稱帝。總的來說,孫權稱帝對蜀漢時有利有弊的。雖然從感性上來看,一心匡扶漢室的諸葛亮不願意再多出一個皇帝。但是,從理性來看,面對這一難以改變的情況和趨勢,諸葛亮只能選擇接受。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蜀漢後期的一員大將,位高權重,在魏延被殺後鎮守漢中!
三國高平陵之變時,蔣濟為什麼會幫助司馬懿呢?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