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由校:就想好好當個木匠,你偏偏讓我做皇帝

朱由校:就想好好當個木匠,你偏偏讓我做皇帝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任何人都可能選錯職業,但顯然不包括皇帝,做皇帝多好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掌握生殺大權,想幹嘛幹嘛,嘗山珍海味,賞三千嬪妃……可這歷史上偏偏有人不愛當皇帝,不愛江山愛木工。

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生於1605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即明熹宗,明光宗朱常洛長子。16歲即位,在位7年。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在萬曆朝是皇太子朱常洛的選侍,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位才人。

16歲的朱由校幼年時並沒有被作為皇位儲備人來培養,也不大受長輩疼愛,沒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胸無點墨,比大字不識只強了那麼一丁點。由於沒有文化,朱由校批改大臣們的奏章時往往讓小太監讀給他聽。他還不謙虛,常常不懂裝懂,聖旨寫的是半句不通,頒發出去後讓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有一次,江西撫軍剿平寇亂後上章報捷,一個小太監給他讀,可這個小太監也沒多少墨水,把原文中的「追奔逐北」念成了「逐奔追比」,還解釋說「逃走了,追求贓物」。皇帝一聽勃然大怒。江西撫軍本來打了勝仗滿心歡喜上章求表揚的,結果收到「罰俸祿」的處罰。

雖然朱由校文化水平不高,但卻心靈手巧,所有的才華都體現在了木工上。《寄園寄所寄》:「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酷愛木工,沉迷於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嫻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塵莫及,簡直是木匠中的NO.1.

據說,當他想做一樣東西,不必畫圖紙,用規、矩等工具量,只要看上一眼實物,立刻就能做出來,不管你是想要亭台樓閣,還是桌椅板凳。木匠的幾道必備工序,砍、鋸,劈、鑿、拋光、上漆,他沒有一樣不精通的,還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他做的摺疊床,美觀大方,移動方便。他做的木質小花園,人可以走動,鳥可以唱歌,水可以流動。幾乎每樣作品都裝飾華美,構思精巧,堪稱傳世之作。

他為了做木工廢寢忘食,冷熱不知,更別提國家大事了。文獻載其「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明熹宗如果是個木匠,確實會有很大的成就,可是他偏偏是皇帝。他對明朝最大的"貢獻"就是重用了魏忠賢來治理國家。

魏忠賢年少時就是個無賴,萬曆年間入宮為太監,他非常善於鑽營,諂媚於皇帝,投朱由校之所好,引誘朱由校沉迷玩樂,深受皇帝信任,時稱「九千歲」。他但凡有什麼事情想要按自己的主意處理,就狡猾的在朱由校正專心做木工時候啟奏,朱由校做起木工來連吃飯都顧不上,自然更不會理會這些「國家小事」,往往一句「知道了」敷衍了事。 魏忠賢奸計得逞,假傳聖旨,濫行賜賞,大施刑罰,造成空前的宦官專政,,製造「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朝廷中的一些正義之士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殘酷迫害。

朱由校就這樣玩物喪志,漸漸斷送了自己的江山,留下一堆爛攤子給了自己的弟弟明崇禎。1627年,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直到死,他還和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明熹宗,一位被皇帝職業耽誤了的天才木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明朝疆域變化情況是怎麼樣的?幾張圖看完大明276年版圖變遷
令人嘆息的清末幼童留美計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