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源於益智學堂

同事家閨女三歲多,對粉色的裙子那真叫一個痴迷。

在家穿,外出穿,去幼兒園穿,戶外爬山滑滑梯也都要穿,方便不方便穿的吧,反正都要穿。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送她禮物,她強調要粉色裙子,或者穿粉色裙子的芭比娃娃,最不濟了,同意是其他東西,但必須是「帶粉色裙子圖案的」。

總之,書包上要有穿粉色裙子的卡通人物,飯盒上,水杯上也要。被套上,睡衣上,小內褲上,鞋子上,襪子上只要能帶圖案的,她都要求「有粉色裙子」。

如果看到有人穿粉色的裙子,她都緊緊注視著人家,觀察人家。跟人聊天,觀察什麼東西,三句話不離「粉色裙子」。

父母真的是很崩潰了。

同事說,帶閨女出去,在路上碰到交警查看駕照,閨女在車裡上下打量著交警,問媽媽:「他為什麼穿這樣的衣服?」

同事告訴她:「這是交警的制服,是他們的工作服,工作執勤時必須穿。」

閨女問:「(交警)制服為什麼不是粉色裙子?」

同事聽了想哭,孩子這話,真沒法接。

同事的老爸要外出辦事,穿得比平日正式、莊重些。走出房間,閨女盯著外公看。大家都問:「外公帥不帥?」閨女回答:「一點都不帥,穿粉色裙子才帥。」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讓同事兩口子特別不能接受的是,同事老公要帶閨女外出玩,閨女卻要求爸爸「穿粉色裙子才可以」,不然就「不高興」、「不出去」。

有一次同事一家去爬山,想到穿裙子一是不方便行動,二是容易弄髒刮壞,同事就只為閨女準備了輕便寬鬆的運動裝,沒想到閨女堅決不穿,非要穿她的粉色裙子去。

同事解釋了很多遍,勸閨女「世界上這麼多漂亮的顏色和衣服,穿其他的衣服也很好看啊」,閨女依然堅持:要穿粉色裙子,不然就不去。

同事說,開始覺得小女孩兒大多會喜歡粉色裙子,所以只要她要求,都會滿足。

可慢慢發現,自家閨女,對粉色裙子不只是喜歡那麼簡單,她對粉色裙子的頑固與痴迷,都有點「變態」了。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同事很苦惱地說:「每天什麼東西都是粉色裙子,弄得我看到粉色裙子就反胃,你說她怎麼也不膩啊。開始還覺得她穿粉色裙子還很漂亮可愛,很仙。可現在一聽她說粉色裙子,我心裡就不是滋味,想哭呢?」

有一部韓國動畫《倒霉熊》,全程只有北極熊貝肯「嘿、嗯、哈、呼、啊」等幾個語氣詞,有時企鵝、蜥蜴也會出鏡,但它真的一句台詞都沒有。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有位朋友的兒子叫小希,兩歲多時就天天看這部動畫片。每集3-4分鐘,一共157集,他無限循環反覆看。一遍又一遍,每次看得時候都皺著眉頭,那叫一個認真。

一集結束後,他會哈哈大笑,沒準還興奮的在電視前蹦蹦跳跳翻跟頭,有時還故意摔自己個「屁股蹲兒」。

小希把這部動畫片看到什麼程度了呢?朋友說,上一集剛結束,音樂響起,他兒子就能說出下一集的名字。要知道那可是157集啊,每集的片尾音樂是一模一樣的。

不看電視的時候,小希做啥都要提「倒霉熊」。看到乒乓球台,他說「倒霉熊上就有這個」;去溜冰場,看到冰面上有個洞,小希就說「倒霉熊就在這洞上放屁把魚臭暈了的」;在高鐵站、機場過驗票閘機,小希會興奮地叫「倒霉熊也來過這裡」。

小希吃飯學貝肯的聲音,走路學貝肯向前耷拉著上半身、扭動屁股,畫畫要畫《倒霉熊》里的場景,言行舉止都向貝肯靠攏。有時要求爸爸媽媽學貝肯的樣子,還「鑽牛角尖」地糾正大人做得「不對」「不好」的地方。

朋友兩口子看著兒子都「魔怔」了,有點擔心。小希在家裡要求看《倒霉熊》的時候,爸媽說:「咱玩點別的,或者看別的動畫片也行啊,每天都看《倒霉熊》不膩嗎?」

可小希就眼睛不離電視上的貝肯,敞開嗓子嚎:「不要,就要《倒霉熊》!」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我這朋友有點慌神兒。他們怕孩子這是「刻板行為」,更擔心小希有「孤獨症」傾向。

為這個,朋友兩口子瘋狂翻看育兒書籍。書里怎麼說的都有,他們也是一會兒高度緊張,一會兒長舒一口氣的,最後糾結的想帶孩子去諮詢心理醫生。

毛豆喜歡公交車那段時間,尤其是他風雨無阻,都要站在公園裡痴痴地看公交車時,我也擔心,也糾結,心想這孩子到底在幹什麼?怎麼就是不膩呢!

後來有意跟很多小朋友的家長交流這個問題,我發現「執著於粉色裙子」,「喜歡小汽車」,鍾情一種顏色,熱衷蟲子,沉醉於虛幻的英雄人物,這些類似的情況很多。

慢慢地,毛豆對公交車不那麼痴迷了(轉成迷戀漫威英雄「綠巨人」)。

同事的閨女過了那個階段,放下對粉色裙子的執念,開始喜歡《冰雪奇緣》里的艾莎卡通形象,對「粉色裙子」的迷戀行為,又轉移到艾莎身上。

喜歡一段時間,那閨女又開始迷戀繪本《花格子大象艾瑪》中的小玫。

朋友家的小希看《倒霉熊》七八月後,突然就一次都不看了,又開始「死磕」依然沒有一句台詞的《叢林節奏》。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我才意識到,對一件事情著迷,都不能叫個事兒,這應該是幾乎所有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當然,痴迷程度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些孩子的專註力讓人吃驚,有的孩子則表現適度,很快就會厭倦。

但,這都沒什麼問題,都是孩子的一個成長經歷而已。

最近網上有篇比較火的文章,是老母親們給孩子的「奧特曼」拍合影,有的孩子收集的奧特曼從大到小排隊,隊伍長達兩三米。

家長說,一眼看去,不都是奧特曼嗎,孩子卻告訴你它們各有不同,而且外出時看到,還要「買買買」。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原來也在朋友圈也見過家長給孩子的托馬斯火車拍的合影,小的鋪在茶几上,大的在地板「排隊」,場面壯觀。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走過這個階段,我才明白:孩子對某種事物或角色的「痴迷」,是一種角色確認,是孩子在人格形成過程中必經的階段,即使不是粉色裙子、倒霉熊,沒有奧特曼、托馬斯,也會有別的什麼具體事物或角色來幫助孩子形成多樣化的人格特徵。

在這些不厭其煩的迷戀和重複中,孩子不斷加深對這個事物的理解,一遍遍消化對他們來說很微妙、很難的信息,一點點完善自己的認知,最終內化成自己的智慧。

雖然當時他們不會表達、不會複述、不會立馬重現那些東西,但之後的某個時間,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突然說出一些超乎大人意料的觀點。

就像同事家閨女,她的小夥伴穿著粉色裙子向其他小朋友「炫耀」,這閨女人小鬼大,在一旁勸她的夥伴:「她們喜歡裙子,不是你。」同事事後跟我們說,她這一句「大明白話」啊,把人家那位小夥伴給點撥哭了。

朋友家的小希更有意思。他當著一大群人沒坐穩小凳子,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人們哄然大笑。

小希被摔得愣了下,接著副很懵逼的樣子左右看了下,又「笨重」地爬起來捂著屁股仰頭大笑,說:「媽呀,哎呀媽呀!我摔了個屁股蹲兒,摔得我直咧嘴兒,比、比、比那倒霉熊還慘……」

小希的媽媽說,起初她以為孩子會因為大家都笑,而尷尬,而不高興,甚至哭。真的沒想到,他會這樣輕鬆幽默地給自己和大傢伙都解了圍。

孩子太痴迷於一種東西,怎麼就不膩呢?

像同事家閨女和小希這些「超乎意料」的觀點或者臨場反應,正是他們在迷戀某件事物過程中體悟到的,很多時候還能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成了他們的性格特質。

想明白了這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那些大大小小的「翻來覆去也不膩煩」的行為,家長們就不用疑惑地念叨「你怎麼也不膩啊」了,也不用擔心孩子們是「頑固」「任性」或者「刻板」「孤獨症」了。

相反,還能因為明確孩子的興趣點,能和孩子一起參與、互動、加以引導的更多。

比如,孩子喜歡奧特曼,就讓他鑽研。給孩子買關於奧特曼的書,帶他去看奧特曼的表演,讓他觀看全部的奧特曼相關影像,和他聊奧特曼的話題,跟他玩奧特曼角色扮演的遊戲,讓他沉浸在奧特曼的世界裡就好了。

就像小希的媽媽後來說:「知道他(小希)喜歡《叢林節奏》,陪他玩、給他買東西的時候,都不用猶豫了。節省了為娘的很多腦細胞。」

一定也會有家長擔心,這樣做不是讓孩子更加痴迷了嗎?這樣到底行不行啊?

我覺得,這能讓孩子體會到沉浸在自己愛好中的樂趣。這種專註的體驗,對孩子自主性的培養很重要。

自主性創造了人的個性,是個人獨特的價值考量。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愛好,並以此來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生活方式,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啊。

作者:毛豆媽是北師大教育學碩士,專註於0-6歲的育兒心理和性格培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磨牙、打鼾、多汗、娃睡眠中這些小毛病,有些會耽誤娃一生!
別人發獃的排隊、坐車時間 你可以這樣培養孩子的「學霸大腦」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