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出家之謎揭開?中科院教授:解開康熙御賜的四字碑,真相大白

順治出家之謎揭開?中科院教授:解開康熙御賜的四字碑,真相大白

關於順治帝的結局,《清史稿》只作了簡短的記載,「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丁巳,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短短一句話,讓後人猜測紛紛,實在是難以堵住人們的質疑。

順治是病死了,還是出家了,特別是順治出家五台山之說,一直頗有市場。不久前央視播放了3集紀錄片《古剎迷蹤》。紀錄片一經播出,立即引起了史學界的關注,順治真的可能出家了。

對此,中科院教授李林忠通過多年的研究,他認為自己解開了順治出家之謎,理由是通過對一塊康熙御碑文的解讀。李林忠認為,順治出家不是五台山,而是河南白雲寺。當地村民家中有一幅法號「醒遲」的老和尚照片,據說「醒遲」就是順治出家時的法號。

當然,最終的物證還是白雲寺中的一塊實物證據,「康熙欽賜御碑」(殘件),上面有「常堂」兩個大字, 「康熙四十九年御賜奉」等字樣。經過研究復原,最終得到了四個大字,「當、堂、常、賞」。

這四個字究竟有何含義,無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經過多年的研究,李林忠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此碑極有可能有是一個隱字文碑。」四個字的具體解釋是這樣的:

一、繁體「當」( 當)。 去掉「尚」字的頭「小」字,留下「寶字蓋」和「口」字,成一個「白」字。而「尚」字下面的「田」字,將其左右兩豎筆去掉,成為「王」字。上「白」下「王」,出現了 「皇帝」的「皇」字。

二、「堂」字。去掉寶字蓋的橫筆,左面的「三點水」和右面的「台」字頭的「三角形」形狀。另外,再加上「堂」字的「口」字,成為了一個「治」。三、「常」字。稍微改變下筆畫就會得到一個「帝」總。

四、「賞」。這個字拆解也相對簡單,組合後就「順」字。也就是說,康熙在題寫這四個字時,把「皇帝順治」隱藏在其中。李林忠進一步解釋,他認為順治出家終老地是在白雲寺,圓寂時間為康熙四十九年,也就是說順治出家了,直到73歲才離開人世間。

除了碑文的解讀外,白雲寺村民世世代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康熙皇帝曾三次駕臨白雲寺。當然了,李林忠這種說法也是一家之言,但是它可能無限接近於真實的歷史。

參考資料:《清史稿》、《順治帝出家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順治死因成謎,卻被鄭成功後人揭開,專家感嘆: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