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撰文/文有仁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五十多年前,塞罕壩

是一片寸草不生、飛鳥不棲的荒漠,

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年輕人

毅然來到黃沙漫天、草木難生的塞罕壩

半個多世紀里,前仆後繼的三代塞罕壩人

只做了一件事——種樹。

第一代林場創業者斗天寒、喝雪水,

目睹了自己種植的樹木不到8%的成活率

他們用了20年造林96萬畝

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拔地而起。

第二代、第三代塞罕壩人

無畏風霜雪雨、天寒地凍、酷暑難耐

把林子當生命一樣看待。

如今,第一代塞罕壩人都已至暮年

有些已經離世

但他們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卻跨越時空,薪火相傳

如今的塞罕壩已是鬱鬱蔥蔥的林海

守衛著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

三代人耕耘,沙地變林海,荒原成綠洲!

不僅造就了中國高寒沙地生態建設的奇蹟,

也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塞罕壩究竟遭遇了怎樣的曲折命運,它又是如何被修復的呢?今天植樹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塞罕壩是如何從荒漠變成綠色「海洋」的。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風景秀麗的國家森林公園

公路蜿蜒攀高,兩旁是望不到頭的茂密樹林,樟子松、油松、落葉松、雲杉等,映襯著藍天。有的地段是大片的白樺林,植被清香撲鼻。這裡沒有參天古樹,樹齡看來僅五十年左右。原來,這裡就是聞名遐邇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公路兩旁樹林茂密(攝影/魏麗)

從海拔40多米的酷熱北京城區來到海拔1500多米的塞罕壩,感覺就是暑寒兩重天。7月的塞罕壩,白天氣溫21℃,夜間13℃,夜裡睡覺得蓋厚棉被。

塞罕壩緯度比北京高兩度多,日出比北京早許多。5點鐘太陽就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了。驅車西駛,來到秋獮文化園。這是為再現康熙皇帝當年「木蘭秋獮」壯觀場景和弘揚清代皇家文化而建的景區。景區有金碧輝煌的三座門中式牌樓,巨幅的木蘭秋獮圖,寬闊的草場,連綿的青山綠樹,相互映襯。

從秋獮文化園東行,很快就來到七星湖及其北面不遠的泰豐湖。七星湖環抱於青山綠樹之中。這裡有七個小湖,遠遠望去,排列如天上北斗七星,七星湖因此得名。遊客可盪輕舟徜徉碧波間。泰豐湖水面面積0.2平方千米(300畝),湖水清澈見底。影視劇《新月格格》《還珠格格》都曾在此拍攝外景。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塞罕壩七星湖(攝影/文軍)

沿國家公路北駛,首先到達的是灤河源頭。灤河源頭流出的河,是河北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分界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清澈見底。

沿著木製棧道拾階而上,還可以近距離欣賞大片美麗的白樺和雲杉,這就是塞罕壩著名的景點—白樺坪。白樺樹具有生命力頑強、耐嚴寒氣候、適應性強等特點。白樺林本不稀奇,但是一大片簇擁在一起的野生白樺林卻並不多見。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白樺林(攝影/魏麗)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功勛樹」見證荒漠來襲

塞罕壩林場場部西側設立了塞罕壩展覽館。展示塞罕壩機械林場從「一棵松」到「一片林」的艱苦創業歷程,這是幾代塞罕壩人接力傳承取得的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在場部東北方向的紅松窪,有一整片低矮的樟子松林,遠遠就能望見一棵20多米高、枝杈密布、主幹粗壯的落葉松。據說,其樹齡已超過200歲。樹榦用紅布圍了起來,塞罕壩人稱它為「功勛樹」。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功勛樹

清朝同治年間,它還是茫茫原始森林中的一棵小樹。那時的塞罕壩,物產富饒、牲獸繁育,是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清朝晚期國勢漸衰,同治皇帝為彌補國庫空虛,大肆伐樹,原始森林退化成荒原沙地。展覽館裡,幾張泛黃的照片記錄著當年的慘境:光禿禿的山丘,狂風肆虐的沙地,難覓活物,只有這棵松樹巋然挺立。此後,西伯利亞寒風長驅直入,內蒙古高原流沙大舉南進……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落葉松喚回昔日美景

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決定在塞罕壩建一座大型國有機械林場。1961年,時任林業部國營林場管理總局副局長劉琨帶著6位專家登上塞罕壩。經過專家們分析比對氣候和土壤環境,再經過數次篩選,來自山西靜樂縣的華北落葉松種子成為第一批運抵塞罕壩的樹木種子,也正是這第一批種子,在不斷實驗育種中逐漸適應了高海拔、乾燥的氣候環境。

植樹節 | 從荒丘沙地到綠色「海洋」,三代人「耕耘」改變塞罕壩的命運!

林場技術人員調查落葉松球果生長情況

用種子育種育苗,是在樹苗移栽屢遭失敗後的選擇,失敗再嘗試,嘗試再遭遇失敗,整個科研和實踐過程無不浸染了一線研究人員的智慧和汗水。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琢磨出了高寒地區全光育苗方法,建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海

現在塞罕壩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達到全國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它每年為京津地區輸送凈水1.37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5萬噸,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現在塞罕壩資源總價值達到202億元。

2017年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說:「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證明,退化的環境是可以被修復的,而修復生態是一項有意義的投資。」

在國家的重要生態區位上,塞罕壩人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的精彩文章:

少年科學粉|如何保護我們生存的「必需品」——土壤?
少年科學粉|一根光纖近300億人同時通話!光通信技術是如何崛起的?

TAG: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