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5萬年前人類吃什麼,大蝸牛、甜果子?答案在人類遠古蛀牙上

1.5萬年前人類吃什麼,大蝸牛、甜果子?答案在人類遠古蛀牙上

原始人的食物不像今天這麼豐富,要想填飽肚子就得想盡各種辦法,狩獵捕魚、採集野果、食腐撿漏,每天能找到嚼穀就不錯了,還要時刻小心成為猛獸的腹中餐。雖然我們能猜到他們的食譜,但他們到底吃什麼?之前一直無人知道。

不久前考古學家在摩洛哥的一個洞穴遺址中發現了50組成人牙齒,讓我們對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飲食有了新的認識。

這個洞穴遺址位於摩洛哥塔福拉爾特附近的一處洞穴中,它保留了人類從大約8萬年前到1萬年前的活動遺迹,洞穴較淺的部分被稱為前洞廳,是日常活動的場所,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打制石器的碎片、火燒痕迹、手工編織的容器,還有一些動物骨骼。

有趣的是,發掘者們在前洞廳發現了許多被烤過的蝸牛殼,從殼的數量和燒烤痕迹推測,這些蝸牛殼應該是人們食用後留下的食餘垃圾。現代研究表明,蝸牛含有豐富的營養,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食物,食用蝸牛為古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身體所需的能量。

洞穴較深的地方是後洞廳,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了上百座不同時期的墓葬,找到了幾十具骨骼樣本。通過對樣本骨骼和牙齒的測定,研究人員推測,在1萬5千年到1萬3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一個以狩獵採集為生的游牧部落曾把這裡當做季節性營地生息繁衍。

在對牙齒樣本進一步分析時,研究人員發現50組牙齒中,只有3組沒有蛀牙,而且90%的樣本都缺少門牙,也就是說牙齒疾病曾嚴重困擾著這支游牧部落的人們。

我們知道碳水化合物和糖是導致蛀牙的主要原因,然而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還沒有進入農耕時期,各個部落和族群依舊過著採集狩獵的生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很低,不足以產生腐蝕牙齒的酸,那麼這些蛀牙是怎麼來的呢?

古生物學家認為,橡子是造成牙齒問題的罪魁禍首。橡子是一種富含澱粉的堅果,嘗起來像毛栗子一樣甜,由此不難想像原始人為什麼愛吃它。

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人們,不像現在的人類,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古人口腔問題十分嚴重,嘴裡的味道好聞不到哪裡去,而且長期食用澱粉類食物後,不斷滋生的細菌會利用碳水化合物產生酸,這種酸會腐蝕牙釉質並導致蛀牙。

除了橡子,研究人員還在洞穴遺址的周圍發現了1萬5千年前的植物化石,包括許多高澱粉含量的可食用植物,這些東西對他們的牙齒都具有毀滅作用。

富含膽固醇和維生素A的烤蝸牛,含有澱粉的橡子、堅果,補充維生素的漿果……這麼看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們食物並不想我們想得那樣貧瘠,不僅種類豐富還能做到營養均衡,除了有點口臭以外,算是吃嘛嘛香了!

你對原始人吃的東西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糖簡史:關於金子、奴隸和野心的財富遊戲,美國由此誕生
為什麼不喜歡情人節?科學家分析直接原因:避免親密關係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