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情緒教育應該這樣做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情緒教育應該這樣做

生活中,每當孩子遭遇挫折時,都容易生氣、發脾氣,比如需求不被滿足、做一件事沒做好、等待時急躁沒耐心。

他們動輒打人、扔玩具、哭鬧撒潑,場面一度失控,家長看著焦頭爛額,一肚子鬼火。

於是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生氣、發脾氣,這項不成文規定也被從小貫徹到大。

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喜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哎呀快來看這個是什麼呀,真好玩。」或是威脅恐嚇:「你再這樣我就把你關外面!」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情緒教育應該這樣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孩子長大了,家長接受不了自己的權威被挑戰,會覺得孩子在自己面前發脾氣就是不尊重自己,很沒面子,於是常常指責、否定孩子的情緒:

「說你兩句還不行,擺臉色給誰看呢!」

「這點小事就生氣了,我老了豈不是要打我了?」

世上最殘酷的家長莫過於告誡孩子不準生氣、不準哭,在孩子憤怒時試圖壓抑他們的情緒。

一、不許生氣發脾氣,影響孩子人格發展

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生氣、憤怒都是不好的,長久灌輸給孩子的就是這樣的信息:

生氣了、抱怨了、反駁了,就是壞孩子,只有聽話,乖,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

於是,很多孩子,變成了善於察言觀色、只會乖乖聽話的孩子,受了委屈不敢哭,有了脾氣不敢發,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

幼年的情緒問題,包括憤怒、委屈、如果沒有得到一個出口宣洩,進而得到正確引導,成年後會造成兩種痛苦:

要麼是只顧著自己發泄,讓周圍人避之不及;要麼就是一直隱忍著,憋成內傷,傷害了自己,形成討好型人格。

有人說,討好型人格,把所有的好脾氣都給了別人,把自我攻擊留給自己。

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在親密關係中,也總是一味忍讓、生怕引發對方不滿。

明明是別人的錯,可是第一反應卻是覺得自己有問題,找各種理由為別人開脫。

一網友說:


「羨慕那些有脾氣就發出來,生氣了就告訴你他生氣了的人,直率洒脫,而我只會隱忍,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或許我就是俗話所說的沒脾氣的爛好人。」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情緒教育應該這樣做

孩子生氣了,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向你發脾氣,是在請求你的幫助,給你一個走進他內心的機會。

父母要做的,應該是溫和地接納他的情緒,讓孩子明白哪怕他生氣了、哭鬧了,爸爸媽媽依然愛他,不要把自己的壞情緒帶入,反而朝孩子發了脾氣。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合理地表達憤怒,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只顧自己、不分時間場合的發泄。

二、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關鍵看你怎麼對待它

前段時間看過一則視頻,爸爸跟女兒開玩笑,女孩覺得爸爸在罵她於是生氣了。

接下來這位爸爸給出了一個教科書版的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這位爸爸溫和而堅定的告訴孩子3點信息:


你可以生氣,生任何人的氣,接受它、承認它,然後慢慢放下,不要讓自己處在憤怒的情緒中太久,因為時間太久就會出問題;
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順其自然,我們依然愛你,你的世界依然一片光明;
生氣了沒關係,重要的是把話說開,這樣的話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我會尊重你的底線;

所有家長應該明白的是:憤怒不會傷害到別人,不正確表達憤怒的方式才會。

越是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越要允許孩子表達憤怒,及早教會他正確處理情緒的方法。

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舉個例子:

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我舉手了可是老師沒有喊我!

你可以回答:這樣啊,好遺憾,失去了表現的機會,所以你很生氣、很委屈吧?

首先可以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大概我知道了,結果不滿意。

其次暗示他,結果是既成事實,沒法改變,很遺憾;

再次提醒他,接下來首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結果: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麼隨後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情緒教育應該這樣做

接著引導孩子從中學會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全班45個人,你舉手45次才有1次被叫到的機會,不要灰心,繼續舉手才有機會。

最後引導孩子從中學會換位思考,有所收穫:其他同學也是每舉45次手才有一次被叫的機會,你得到了別人就會失去,以後被叫到「得意」的時候不能忘形,免得引起他人嫉妒。

幫助孩子尋找原因,允許他表達情緒

首先詢問孩子生氣的原因,其次表達對他心情的理解,然後告訴他可以通過什麼途徑表達自己的情緒。

可以打打枕頭、在路邊踢踢石頭、聽聽音樂平靜一下等等,只要是不傷害自己和他人,都可以來使自己好受點。

讓孩子不要長時間出於負面情緒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注意力放到如何解決問題上來。

幫助孩子了解和認識各種情緒表達的方式

高興了可以笑但要照顧到他人的感受,不取笑他人、不把自己的笑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生氣了可以「拉臉」或直接告知對方我生氣了,但不動輒拿友誼做代價;

悲傷了可以哭但要分場合、知道羞;

害怕了就大聲叫但別總是一驚一乍……

希望每一個發脾氣、有勇氣表達自己真實情緒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溫和的接納、正確的指引,發展出正常的人格,找到真實的自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