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俄等多國或去美元化後,世界去美元化的真正幕後推手出現

中俄等多國或去美元化後,世界去美元化的真正幕後推手出現

長期以來,各國央行都已經意識到,作為儲備貨幣,美元是有「保質期」的,但直到現在,人們才公開討論「去美元化」這個問題,事實上,摩根大通等大型銀行對這個問題已經關注了至少5年,這種情況不應該繼續下去了。

這種趨勢已越來越明顯,從而建立一個「去美元化」的世界金融秩序,同時,多國也已經主動或被迫的轉向歐元、人民幣及黃金等美元替代品,再掀去美元化高潮,比如,近期,一些央行在減持美債的過程中,加速了黃金儲備的囤積,而據IMF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中的美元份額逐漸下滑,已經從1999年的70%下降到2017年底約63%。

因為,現在的美元沒有黃金支持,美元並非掌握在市場手中,而是掌握在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手中,但美聯儲並非熟視無睹,比如,自2015年底開始的貨幣緊縮就是在為修復美元的信用價值,而這背後的核心邏輯是,大部分的美元是錨定美債規模發行的,但到3月,美國債務總額已超22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對此,美國知名金融網站Zerohedge網站認為,可以肯定地說,每一種世界儲備貨幣的統治都必須在某個時間點結束,最近的去美元化趨勢值得關注,因為歷史表明貨幣的主導地位並非一成不變,這對於研究過貨幣歷史的人來說(比如,唐朝的開元通寶、英鎊等),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而在從一種全球主要貨幣轉向另一種貨幣的過程中,黃金一直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美元也是如此。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自1973年以來,美元本位制一直基於美元的「使用需求」,即市場需要美元,但當中國和俄羅斯為雙邊貿易活動尋找到替代貨幣時,並且人民幣原油期貨正在削弱石油美元的份額時,他們需要的美元就變少了,而這也同樣適用於自1999年以來一直使用歐元的歐洲國家,比如,目前在德國和法國主導下,歐盟正在基於和伊朗石油貿易中打造獨立於美元的全球貨幣清算支付系統就是最新的註腳。

俄羅斯作為貿易順差國和第三大黃金生產國,俄羅斯不僅有能力選擇其他結算貨幣,也有足夠的籌碼和措施應對經濟制裁,選擇其他外匯儲備貨幣,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俄羅斯一直在為此努力。

目前,中俄兩國都在推進經濟擴張和雙邊經濟合作的計劃,根據俄羅斯政府去年發布的一份文件,到2024年,中俄建立了2000億美元的新目標。數據顯示,2018年兩國之間的貿易增長了27.1%達到了1070億美元以上,去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增長了12%,達到480億美元,而進入中國的俄羅斯商品進口增長了42.7%達到591億美元,並進一步計劃拋棄美元以追求以本國貨幣開展業務。

Zerohedge最後認為,越來越多的石油公司及新興市場正在逐漸邊緣化美元,包括商品交易和金融結算等領域也越來越多地通過雙邊安排來進行,繞過美國銀行或石油美元,現在,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已經無法阻擋,歐洲已經做好了準備,中國和俄羅斯也正在推動中觸發。

不過,數天前,美聯儲的經濟學家Linda S. Goldberg和Robert Lerman表示,雖然,迄今為止的證據顯示,美元仍然是一馬當先的全球主導貨幣,但在全球去美元化下,美元衰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歷史進程後,摩根大通量化部門主管Marko Kolanovic也在其最新發表的報告中表達了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質疑,並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因為美聯儲的一系列舉措,才使得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下降,這才是世界去美元化的真正的幕後推手。

我們相信在不久,或有更多的國家紛紛加入去美元化的隊伍中來,這種蝴蝶效應或將愈演愈烈,並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形成一股合力,同時,我們也將會對這一歷史進程進行持續跟蹤報道。(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印度或正在陷入美元債務黑洞,經濟泡沫或將破滅,網友:得隴望蜀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