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90後夫妻雙上確診腸癌,醫生惋惜:吃飯時這麼吃不患「癌」才怪!

90後夫妻雙上確診腸癌,醫生惋惜:吃飯時這麼吃不患「癌」才怪!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腸癌的數量正在連年走高,目前腸癌已經成為了僅次於胃癌的第二大消化道腫瘤。

每年新發病人數約為13至16萬人,死亡人數約為6至9萬人,並且發病人群以城市人口居多。

腸癌早在發病初期的癥狀較為隱匿,所以不常常體檢的人,往往查出腸癌就已經是中晚期。

而腸癌的發病往往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王帥90年出生,是最大的90後,畢業後便和大學的同學結了婚,兩人都不想回到家鄉的小縣城,於是決定留在大城市打拚。

兩人家裡條件都不好,而且畢業了也不好和家裡張口要錢,於是兩人一直注意合租房子里,日子過得很艱難。

前幾年,王帥一直給人家打工,不僅月月光,還得還信用卡,於是王帥和妻子商量著得自己干點啥,攢點錢,要個孩子。

所以他們東拼西湊湊了點錢,開了一家麻辣燙的店,還好生意不錯,但是為了攢錢也為了節省時間,兩人還是每天都隨便吃一口,大多數時候都是吃一碗麻辣燙了事。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眼看著王帥就三十齣頭了,所以打算去檢查檢查身體,順便體檢一下,好要個孩子。

可是事情總是事與願違,在體檢的時候發現兩人的多項指標嚴重超出範圍,經過進一步的檢查兩人均被確診為了腸癌,並且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通過對兩人生活習慣的了解,醫生不禁惋惜,這麼吃飯不患"癌"才怪!

哪有人一天三頓的麻辣燙,麻辣燙以辛辣為主,味道很好但過於刺激,對腸胃刺激很大,過多食用有可能導致腸胃出現問題。

經常吃麻辣燙的人,腸道經常被刺激,長此以往就會誘發腸癌。

其實兩人並不是沒有感覺,只是忙於生計,出現了癥狀也是隨便吃點葯挺過去就行,最終才會導致疾病惡化到如此地步。

腸癌並不是悄無聲息,這六大信號造作識別:

信號1、突然排便習慣改變

如果自己一直排便習慣良好,每天都正常,但是突然發生持續腹瀉,或者是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再或者是排便有排不盡的感覺。

都可能是腸道發生癌變的信號。

信號2、便中有血

不僅大便沒有形狀,並且還有柏油狀或者是有血絲,有可能出現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這都可能是腸道病變的信號。

信號3、體重改變

如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乏力甚或低熱等全身癥狀。

信號4、出現貧血

出發貧血的情況,可能是你的身體的某一內部部位出現了出血的表現造成的。

在便血出現之前,患者內部流血長達六個月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如果你遇到任何貧血跡象,例如疲勞、皮膚蒼白或頭暈,不妨去看看醫生。

保護腸道,四件事情要做好:

第一件;膳食纖維要補夠

生活中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很多,一般穀物,豆類和蔬果當中都含有,日常注意補充,可以降低患上腸癌的幾率。

膳食纖維不僅能夠促進腸道的運動,而且還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糧」,可以幫助有益菌對抗腸道中的有害菌。

有研究表明,全穀物膳食纖維對預防腸癌的作用強於蔬菜纖維。

第二件、日常補水不能少

水分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身體中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分的參與,所以日常一定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除了白水,還可以選擇有助於腸道健康的茶水來喝。

苦菊苣根茶:苦菊苣是一種從歐洲引進的小植物,"葯食兩用",其根莖可以保護腸道,預防腸癌,改善腸道健康。

研究顯示,苦菊苣根中含有的菊粉,可顯著增加便秘患者的排便頻率,由便秘引發的噁心和疼痛也隨之消失。

並且苦菊苣根中含有低聚果糖,具有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降低血脂、調節機體免疫系統,促進礦物質吸收等生物活性。

所以日常可以將苦菊苣根代茶飲,可以維持腸道的菌群平衡,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減少腸道內有害物質的產生與積累,保護腸道健康。

第三件、避免久坐

久坐不動,身體消耗的熱量就比較少,同時現在人的飲食習慣又大多不健康,攝入的脂肪,蛋白質,糖分等往往都是超標的狀態。

不運動,腸蠕動就會減弱,腸道代謝產生物容易在腸內滯留,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可較長時間刺激結腸粘膜和腸壁,就容易讓腸道發生病變。

所以,建議想要保持腸道的健康,建議就要做運動,每周可以運動三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腸道細菌產生丁酸鹽的水平就會增加,減少腸癌的發生。

第四件:常按揉腹部

身體直立,兩腳略分開,目視前方。左手心貼在肚臍部位,右手掌在左手背卜,雙手掌重疊在一起,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腹部。

此動作可以幫助消化,減少腸胃不適等情況的發生。

註:所以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生活八十年 的精彩文章:

27歲小伙突發心梗,搶救3小時無力回天,妻子哭喊:都是他作的!
小伙不痛不癢,卻體檢出肺癌,醫生:出現這3個癥狀,趁早就醫!

TAG:健康生活八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