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心酸歷程:揭秘華為如何成為國產手機最大贏家?

華為心酸歷程:揭秘華為如何成為國產手機最大贏家?

點擊來回科技關注我們喲!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

精緻有趣的科技數碼體驗與測評

盡在「來回科技」

有鎖機全面科普

提起華為手機和余承東,似乎永遠繞不開「超越蘋果和三星」的話題。放前幾年,大家都會認為余承東在吹牛。但即便如此,就這麼短短三年間,他還真的把吹過的牛逐一實現

小馬哥今天看到一條新聞,又是關於華為與三星蘋果

據媒體報道,余承東近日接受德國媒體時,再次談到了華為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蘋果和三星

他透露,華為和三星在出貨量方面已經很接近,最晚明年之前可以超越三星,拿下智能手機行業領導地位。關於蘋果,余承東認為,華為的創新能力遠遠超過它

總結來看,華為想要在明年在出貨量上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而對於蘋果,華為認為其創新能力遠不如自己

首先關於第二點,華為的創新能力是否遠超蘋果,我們這裡避免引戰,不做評價

其次在第一點上,如果媒體的報道沒有出現翻譯上錯誤,華為和三星的出貨量壓根是不接近的

在IDC的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研究報告當中,華為的出貨量排在三星蘋果之後,位列第三

在具體的出貨量上,華為為2.06億,蘋果接近2.09億,三星則是2.92億。可以看到華為和三星雖然達到了一個數量級,但在乘數上還是差點意思

但細思極恐,華為在2018年增長了33.6%的出貨量,而其前面的兩位老大哥,目前都是負的

誠然,華為在近幾年突飛猛進,短時間內便以華為 榮耀的組合打遍線上線下的各路豪傑,牢牢佔據了國產第一的地位

那麼,華為是怎樣從當初默默無聞的小青年一躍成為行業大佬的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我們得明確,華為並不是賣手機起家的,它的主業務是做通訊

打開華為的官網便可以看到,它的業務被分為三塊,消費者,企業以及運營商業務

而手機則是屬於消費者業務中的一項,目前也是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版塊

華為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其實十年前便已經開始了,在2009年華為發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機,彼時還是智能手機的萌芽階段,安卓手機還未大方異彩

早先的華為走的是運營商定製路線,何為定製呢。說白了就是依靠移動聯通電信幫忙賣手機,通過各種形式套路,例如充話費送手機,買手機送話費等等

而當時在國產中也有幾位英雄豪傑也這麼干,例如中興,酷派,聯想等,這四位聚在一起,江湖人稱國產四傑,時曰「中華酷聯」

「中華酷聯」在國產手機中叱吒風雲,依靠大量中低端的定製機型獲得了這個價位的大部分市場

但在高端機型上,國產依然是一片空白,甚至沒有手機廠商敢發布3000元以上的手機

即便華為依靠運行商渠道,看似風光無限,但它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依靠運營商根本無法真正做大做強,想要站住腳跟,必須衝擊高端

2012年,余承東開始接手華為消費終端業務,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他六年前的微博中,我們可以看到主要做了這麼幾點改變

首先是從運營商定製轉型為OEM自有品牌,其次集中力量做中高端,再者使用自家處理器和基帶,最後則是成立電商品牌

2012年巴塞羅那CES上,華為自主的設計的海思K3V2晶元亮相,4核心設計,40nm的製程

2013年3月的華為Mate是海思處理器的首次亮相,6.1英寸的大屏,4000mah的電池都彰顯著它的與眾不同,遺憾的是並未掀起什麼風波

在隨後的六月,華為又祭出了Ascend P6,6.18毫米的超薄一體金屬機身設計,以及海思的處理器,為它收穫了不少的人氣

2688元起的定價,是華為首款真正意義上衝擊高端的產品。這款手機確實也為華為立下了赫赫戰功,銷量過千萬

這一年,華為推出了榮耀,開啟了電商之路

和iPhone 6同年發布的Mate 7算是華為真正站穩高端的產品,海思不再叫海思,叫麒麟

這一年,榮耀實現了2000萬部銷量成績,近30億美元銷售額,近30倍的增長,成為手機行業成長最快的品牌

在2015年的P9上,華為和高端相機品牌徠卡合作一同調教相機,這讓華為進一步進軍高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據傳2013年末,華為就通過郵件等和徠卡溝通,表達希望合作的意願,但都被婉言相拒

而在2014年夏,或許是徠卡看到了華為驚人的成長速度,想通過將自家的技術運用在手機上,藉此來宣傳自家相機

於是他們派代表親自飛到上海進行合作洽談,開始對相機演算法的調教,讓手機也能拍出德味十足的照片

而今年,已經是他們合作的第四個年頭了

同年的Mate 8主打長續航高性能,並且集結了眾多黑科技

更強大的麒麟950處理器,全新的指紋2.0識別技術,指關節2.0技術,讓華為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而次年的Mate 9,麒麟960第一次在性能上接近同年的高通旗艦,並首發了UFS 2.1快閃記憶體,這些都讓其持續熱銷,筆者也是清晰記得當時極度缺貨的場景

在其身上,華為還和汽車品牌保時捷聯合推出了定製版手機,售價高達8999,進一步提升了華為的高端形象

2018年3月,華為先是通過P20 Pro拍照第一的成績,躋身拍照第一梯隊,實現了國產手機在4000價位的成功站位,從前,這個價位只屬於三星蘋果

而Mate 20 Pro的發布則進一步奠定了華為在高端市場的發言權,首發的麒麟處理器在性能上甚至無限接近高通的2019年旗艦處理器

華為,成功地打了一次時間差

在這一年裡,華為推出的Turbo技術,漸變色機身,屏下挖孔攝像頭無一不引領著手機行業

這一年,華為真正地成為了領軍者

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華為成為了頭號玩家,究其原因,華為善於抓住並製造風口

斷臂割腕,拋棄傳統運營商渠道,建立自己品牌。加大研發投入,堅決使用自家晶元

大力發展中高端,建立榮耀進軍線上。在其他廠商都沉浸在運營商補貼的時候,華為便決定進行自我改革

最後的結果如同我們所見,剩者為王,溫水煮熟了其他青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回科技 的精彩文章:

iPhoneX價格再次刷新,老果粉無奈,是否還值得入手?
一台1250的iPhone7,為什麼說是最強備用機?

TAG:來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