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2.1億條微博中,發掘空氣污染是怎樣影響心情的

在2.1億條微博中,發掘空氣污染是怎樣影響心情的

「戴口罩一點兒都不好看,但暴露在北京渾濁的空氣里,只要30分鐘就會喉嚨痛。」

——《北京的藍天》(Blue Skies Over Beijing)(馬修·卡恩,鄭思齊 著,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10頁

來源丨Nature自然科研(ID:Nature-Research)

我曾在北京生活長達20年,2017年才搬到波士頓。住在北京的時候,尤其是2011年,我不得不想方設法減少接觸污染。比方說,天氣晴朗的時候我騎自行車上班,但污染嚴重的時候就開車上班。朋友和我都買了空氣凈化器和口罩,來減少吸入污染。

我的合著者馬修·卡恩(就任於南加州大學和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和我都試圖了解都市人對清潔空氣和藍天的需求。我們從不同角度研究過空氣污染及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例如利用房地產數據來估算人們為綠色城市和社區買單的意願。

此前的研究顯示,空氣污染有損人體健康,還會降低生產力和學習能力。3年前,馬修和我想給研究開闢一個新角度:即空氣污染對人們情緒的影響,以此揭示污染的另一種社會成本——情緒成本。

中國科學院大數據專家王江浩建議我們使用社交媒體(新浪微博)的數據來衡量人們的情緒。這意味著我們的研究可以進行實時高精度的情緒測量我們收集了2014年9個月里中國網友發的2.1億條微博,試圖找到空氣污染與人們的情緒之間的關係。

在這套數據之上,我們進行了一番頭腦風暴:中國嚴重的空氣污染與此前報道的城市人口幸福感水平低是否有關?空氣污染對情緒的影響是否會在不同的日子(如周末、假期和炎熱天氣)和不同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有所差異?污染對情緒的負面影響是否會因為城市人均收入和典型污染水平而不同?

我們利用機器學習語言處理演算法對收集到的微博進行分析,計算了每個城市每天的情緒分數中值,進而將其與每天的PM2.5(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質)濃度及天氣數據相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PM2.5濃度和人們的幸福感水平之間存在統計顯著性的負相關關係女性和高收入人群似乎更容易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而糟糕的空氣質量在周末和假期對人們心情的影響更大。天氣不理想(陰天或極其寒冷或炎熱)也是人們情緒受空氣污染影響的因素之一。最後,生活在空氣極好和極差城市的人對空氣污染最敏感,原因或許在於前者對清潔空氣有更強的偏好,而後者更清楚城市嚴重的污染問題。

我希望我們的研究結果,以及對社交媒體數據的挖掘,能讓大家對空氣污染的社會成本有更多的科學了解,我們的研究關注到了「沉默的大多數」所承擔的成本。這些成本很難被注意,因為數百萬呼吸著污染空氣的人不至於進醫院,也沒有接受過相關調查。希望我們的研究結果能在政府執行環保相關法規政策的時候有所幫助。

現在,我的MIT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https://cfclab.mit.edu/)將繼續研究空氣污染帶來的其他社會成本問題,並將調查中國的管理者將如何應對公眾對清潔空氣日益增長的需求。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空氣污染和幸福感課題的信息,歡迎訪問MIT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網站:https://cfclab.mit.edu/air-pollution-and-happiness。

原文以How Air Pollution Might Be Affecting Your Mood為標題

發布在2019年1月22日Behavioural and Social Sciences(自然科研社區)的Behind the paper版塊上

原文作者:鄭思齊,MIT副教授

(相關論文:Siqi Zheng, Jianghao Wang, Cong Sun, Xiaonan Zhang and Matthew E. Kahn. 「Air pollution lowers Chinese urbanites』 expressed happiness on social media".Nature Human Behavior. 2018. DOI: 10.1038/s41562-018-0521-2)

《環球科學》2019年3月刊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想要擁有一整天的好心情,來一杯茶就好了
為什麼很難見到綠色的花?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