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秘訣:「知入」與「知出」

讀書秘訣:「知入」與「知出」

讀書秘訣:「知入」與「知出」

讀書秘訣:「知入」與「知出」

怎樣讀書才能取得效果?經驗表明,處理好閱讀中的「入」與「出」是關鍵所在。南宋學者陳善《捫虱新話》云:「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於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也。」此論道出了讀書的精髓。

閱讀中的「入」,是指對所讀之書全身心融入,潛心對其進行研讀與探索。《文心雕龍·知音》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葉聖陶也認為:「文字是一道橋樑,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樑,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這說明閱讀中的「入」,就是讀者通過文字去觸摸作者的內心,與其進行心靈的對話。如此「入書」,方可「見得親切」,實現雙方心情的「契合」。

閱讀雙方該怎樣實現心情「契合」?一個方法是堅持「精思」。朱熹認為:「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就是說閱讀要慢嚼細咽,通過揣摩語言,達到把握文章內容、體悟作品意蘊與情趣之目的。

在熟讀基礎上精思,確為「入書」之妙訣。蘇軾讀陶淵明《飲酒》詩後寫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蘇軾發現「望」與「見」雖一字之差,但意境全異。何故?蓋因陶詩所表達的是辭官歸田後的喜悅之情,故用「見」字來表達悠然自得之感。若改為「望」,變為主動尋求,就不但破壞了全詩的意境,而且也與陶淵明的節操相悖。蘇軾的體會,表明他對全詩意蘊和詩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認識;這種認識若離開了對全詩全身心的「入」,離開反覆思索,是無法達到的。

閱讀中的「出」,是指讀者能站在更高層次,對所讀之書做出分析判斷,能從新的角度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哲學家叔本華就主張讀書要與書本拉開距離,不要「入」書過度,要敢於並善於從書本中走出來。這樣讀書,方可避免「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方可在讀後能解其意、識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脫」。明人王驥德《論須讀書》說 「作詩原是讀書人,不用書中一個字」。這話也充滿辯證法,值得揣摩與深思。

魯迅早年讀過不少進化論書籍,曾一度相信社會進化論:「總以為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年。」後來,他在生活中發現了青年們在階級鬥爭中分化的事實,「目睹了同是青年,則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身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我的思路因此轟毀。」就這樣,他對這種理論產生了懷疑,並由此發現其諸多偏頗和謬誤。於是,他摒棄了從書本中得到的舊認識、舊觀點,在鬥爭中樹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魯迅不囿於書本,敢於突破,敢於超越,提出自己正確的認識和見解。他的這段經歷和思想轉化過程,對於閱讀時怎樣「出」於書,怎樣「用得透脫」,很有啟示意義。

閱讀,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礎,不「入」則無所謂「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閱讀的價值與意義。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閱讀者必須掌握的秘訣。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藏書的多與少
趙開美墓表與台灣故宮本《傷寒論》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