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拍賣會上這些天價盆景,其實其價值無非就幾點

拍賣會上這些天價盆景,其實其價值無非就幾點


拍賣會上這些天價盆景,其實其價值無非就幾點

很多朋友常常會說,盆景都是炒出來的。因為我們經常能看到各大拍賣會上,動不動會爆出拍出天價盆景。這也給很多人留下了盆景,是奢侈品一般百姓是玩不起的。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其實盆景源於古代文人對於自然的崇拜,也是很新穎的藝術構思。一個樹樁被人培養養護成各種各樣的造型。是人類的智慧也是自然的魅力。

那麼大家這樣算一筆賬,一個盆景重你采樁回來到培養養護造型,最後成形後。需要花費多長時間?一般松柏類的盆景培育周期都是比較長的,以我們本地的松柏來說。采樁、上盆、掐枝、造型等等後續操作。基本一個好的松柏類的盆景,基本養殖時間都在7到8年以上。那麼你可以看下盆景值這個價嗎?

接下來,通常對於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老師傅來說,種植盆景都是批量培育一批。但其中總會有死亡的植株。最後就是造型,其實很多盆景對於愛好者來說都是自己喜歡,純屬愛好。那麼對於造型來說也是各有各的理解。

通常一盆造型好的盆景,給我們的都是視覺上的震撼。就目前了解,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已經將盆景作為產業鏈的形式了。例如山東、江蘇。他們的盆景可以說價格還是很合適的。

但是我們遇到的更多喜歡這些的人都是自己采樁種植。那麼對於盆景這個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的東西,自然價格會高些。我們走訪的很多盆景盆栽愛好者,很多家裡種的很多,基本都是養殖超過3年以上的。

在巨大的時間投入後,像精品的盆景盆栽要價自然不菲。還有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我們通常看到的玩盆景的以企事業單位,和退休職工玩的多。這也就造成了這些東西都是「閑人」才會玩的。以為盆景需要時間投入,但也只有這些人才有多餘的時間來打理這些花草。

還有一點無論是根雕還是盆景,都是有藝術造型講究的。還有樹種的講究。許多玩這些的人都是比較偏愛一種樹種。向市面上並不多見的樹種和樹樁肯定的價格不菲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點就是炒作,不管哪個行業都有炒作的成分在。因為盆景本的藝術價值就比較高,所以也是炒作者比較追捧的原因之一。

盆景於尺寸之上,窮搜名石貴木,盡顯清奇古怪,置天地於其中,融風情於其間。雖盆小景微,卻為中國文人墨客所鍾愛,因其寄託天人合一情懷和道法自然志趣,而不惜重金擁有,相伴終生,直至相傳幾代。——純道題記

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幾盆價格較高的盆景。

博蘭,約18世紀,85×1750px。

2014年春季拍賣會上成交價312,500港元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於2014年04月07日上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展覽廳,舉行「聚——當代文人藝術」拍賣會,一盆約19世紀的黃槿木盆景,以437,500港元成交。

黃槿木,約19世紀,130×1375px。

2014年春季拍賣會成交價437,500港元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又於2014年6月17日至30日舉行「心造乾坤恰自然:一盆一景的藝術」展售會,為藏家精選十六盆裁種於十八世紀末至2000年間的盆栽,皆為傳統中國盆景藝術的代表之作。

日本金銀花,約1975年,45×1125px。

2014年春季拍賣會上成交價100,000港元

每盆均體現了能工巧匠的審美與技藝,也融合了大自然的意願。樹木的成長不可能全由人為主宰,因此盆栽之美不在於人與自然之間的角力,而在於天人和諧共處。

胡椒木,約1964年,26×950px。

2014年春季拍賣會上成交價87,500港元

中國的盆景體現人和大自然之間,既充滿對比又相依共存的微妙關係,引人入勝。

博蘭,約1935年,28×1875px。

2014年春季拍賣會上成交價112,500港元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希望展覽能夠帶領人們從當代的角度去審美和欣賞傳統盆景藝術,並啟發大家去反思和重新詮釋人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黃狗木,約1965年,25×825px。

盆栽在字義上泛指一般利用器皿來栽種的植物,但嚴格來說是指一些經過特別技巧栽種而又符合公認標準的植物。盆景大約一千多年前已在中國出現,於唐代干陵墓穴中描繪盆景的壁畫是最早出現的考古證據,現普遍相信中國乃盆景藝術的發源地。

真柏,十八世紀末,73.7 x111.8 cm

日本的佛教僧侶曾往中國求學,其後把盆景帶回國。自此盆景(penjing)又被當地人稱盆栽(bonsai),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古時中國,盆景除點綴了達官貴人的庭園外,亦見於尋常百姓家的天井或花園,足見其盛行的程度。

羅漢松,二十世紀初,85.1 x 61 cm

不同的地方則是盆景的栽種時間非常漫長,栽種者的思想隨著時間有所改變,加上樹木的生長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過程中人與植物各有變化,互相配合。

羅漢松,二十世紀初,85.1 x 61 cm

盆景也被稱為盆玩,是文人和有閑階級的玩意,以樹木的形態,或是石、盆、幾架和枝幹所建構出來的美學為鑒賞重點。中國文人藝術中所追求的意境,跟盆景的造形和技法有很多共通之處。

雀梅,二十世紀初,78.7x137.2 cm(附石座)

因文人的參與,盆景的美學和個中哲理體現了傳統信念與東方哲學的完美揉合,表達出人與大自然之和諧共處。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中盆協泉州活動中心成立暨首屆小型盆景展
當代盆景佳作入藏中國園林博物館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