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人」護腎,打響慢性腎病防衛戰!

「人人」護腎,打響慢性腎病防衛戰!

2019年世界腎臟病日,提出了「關愛腎臟健康, 人人, 處處(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Everywhere)」的口號,旨在提升公眾對於腎臟病的認知,預防疾病,儘早就診,科學治療及管理,從而減少其帶來的危害。

目前,我國慢性腎病(CKD)患者達1.3億多人,已經超過糖尿病患者,是癌症患者的數十倍。而在全球範圍,有8.5億人罹患腎病,慢性腎病每年造成至少240萬人死亡,是目前增長最快的第六大死因。慢性腎病逐年高發,誘因無處不在,一旦得病則不可逆轉。

且看北漂80後小橙的一天,這些場景如果你也熟悉的話,小心疾病找上門!

7招助你預防慢性腎病(CKD)

1.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及有腎病病史的高危人群需定期體檢,科學管理疾病。

2.使用止痛藥、抗生素、中草藥等各類藥物時按醫囑,切忌濫用保健品。

3.健康飲食,少鹽少酒,適量多飲水。

4.避免肥胖,通過科學的方式將體質指數(BMI)盡量控制在18.5~23.9之間。

BMI指數計算公式=體重(kg)/[身高(m)]2

5.霧霾等空氣污染時,謹慎防護,如配帶專業PM2.5防護口罩,減少戶外活動,勤洗手、清潔口腔、鼻腔等。

6.告別吸煙,遠離二手煙。

7.作息規律,不熬夜,每天保證7~8小時的充足睡眠,讓腎臟得到充分休息,有助於維持腎臟的正常運轉,減輕腎臟負擔。

每10人就有一個慢性腎病(CKD)?更有可能惡化成尿毒症? 科學治療不可怕!

然而,中國成人慢性腎病目前的患病率已達約10.8%,其中約40-60%患者5年到20年或更長時間後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症),需要進行科學的腎臟替代治療,包括我們熟悉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

由於供體器官短缺,腎移植的可實施性極為受限,患者主要通過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兩種方式替代原有已衰竭的腎臟功能進行治療。截至2016年,中國每年有超過100萬的尿毒症患者需要透析。

「腹膜透析」由患者居家自主操作,利用人體自身的腹膜凈化血液,實現尿毒症醫院外「處處可享」的規範化治療。而鮮為人知的自動腹膜透析治療(APD)是一種尿毒症患者在夜間睡覺前連接機器,在睡覺的時候由機器進行自動化操作以完成治療,將患者白天的時間完全解放出來,助其回歸社會。

今年,歐美先進的配備具有雙向遠程數據傳輸功能(Sharesource)的自動腹膜透析設備引入中國,此APD系統經多個國外權威研究證實,其創新的遠程雙向傳輸功能便於醫護監測患者治療情況,通過早期干預減少住院率,改善預後。

根植中國三十年,百特醫療已覆蓋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療法及獨立透析中心。引入國際先進療法正是百特響應國家促進「互聯網 醫療健康」發展戰略,始終實踐其「拯救並延續生命」使命的又一例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兩塊錢一個的養生神器,比上千的按摩儀還好使
蹲一下測出關節好壞!亞洲人才能完成的「骨科檢查」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