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事業的最大短板?畝產1000美元!大躍進、放衛星時代的夢,現在能實現了

中國事業的最大短板?畝產1000美元!大躍進、放衛星時代的夢,現在能實現了

留言參與文內觀點討論,智谷君將隨機抽取3位讀者,各送出一本《見識》,作者吳軍,國家文津圖書獎得主、矽谷投資人;首部認知升級類著作;《浪潮之巔》《智能時代》之後又一力作。

作者| 黃四少

中國事業最大的短板在哪裡?中國經濟被拉開最大差距的是哪個領域?

本次兩會上給出了答案:在農村。中國最高領導人說,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事實上,如果比較中國與發達國家GDP的構成,很容易發現中國農業落後了差不多四十年,超過了火箭、晶元、航空發動機製造方面的差距。

而農業的所有落後都濃縮在了畝產產值的差距上。

正因為如此,2019年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了用大數據等高科技提高畝產產值的建議。他們借用了馬雲「畝產一千美元」計劃,認為這是幫助中國農民迅速追上發達國家的最好時機。

但這個跨越,其難度可能超過了中國大多數人的想像。

01

畝產1000美元!

在中國可能嗎?

這是一個中國人做了超過六十年的夢——

3.7萬斤水稻可出米約2.6萬斤。當年國營糧店100元可買800斤大米,按此價格可獲利3250元。

那個年代1美元兌人民幣2.46元,3250元人民幣約合1300美元。

而且,這還只是早稻。所以,即便糧食收購價遠低於糧店售出價,畝產1000美元也「綽綽有餘」。

「畝產萬斤的衛星」是陳年往事。以今天袁隆平之能,也就2298斤,算一年兩熟再湊個整4600斤。

比照2017年國家稻穀收購價再高估一點,算每斤1.4元,可以賣6440元,差不多1000美元。

但很可惜,中國沒多少田可以產這麼多稻,而且種水稻一年兩熟的地方也有限。因此,種糧畝產1000美元仍是個夢。

那農地到底能不能畝產1000美元?能。

1. 種少數高附加值經濟作物,比如人蔘、藍色妖姬、金拇指葡萄等等,不過那需要技術,還挑地,更需要市場化一條龍運作,不是什麼人都行;

2. 建工廠也行,但有失敗的風險,而且可能還會有污染;

3. 把地賣給開發商,拿商品房補償或參股,但這要開發商能看上你的地;

......

事實上,要最大程度實現畝產1000美元,最好的方式是不種地外出打工。

中國7億農民,外出打工的2億,還有5億離不開土地,那麼能不能讓農田實現畝產1000美元?

馬雲有這樣的一個夢。他說:「袁隆平先生把畝產做到一千斤,我們互聯網技術要爭取把畝產做到一千美金。」

為了配合畝產一千美金,阿里聚合整個經濟體力量,淘寶、天貓、村淘、螞蟻、菜鳥、盒馬和阿里雲……全體動員組成「興農艦隊」,從電商、物流、人才、金融、科技等方面對縣域全面賦能。

同時,阿里投資匯通達和申通快遞,協同農村淘寶和菜鳥網路,一起搭建和完善鄉村商業基礎設施,為農產品和特色商品的上行打造一條直供直銷新鏈路。

目前阿里涉農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1368個區縣,佔據中國縣級行政區總數近半。中國農產品終於在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上有了一個「夢工廠」般的平台。

02

按下畝產1000美元的目標不談,先來看看中國大多數農地的實際產出。

種糧食作物:水稻畝產平均900斤,按1.4元/斤收購價算,1260元;玉米單產高,平均能到2000斤,按1.0元/斤算,畝產2000元

種經濟作物:棉花畝產平均600斤,按3.5元/斤收購價算,2100元;葡萄的計算有點複雜,取中間數大約在5000元上下

轉讓承包權:旱地每年500元/畝,水田地每年1000元/畝

鑒於中國長期的種植結構是,四分之三種糧食作物,其餘的種經濟作物。

我們能夠很容易形成一個基本判斷:

只要種糧種菜(不是特殊品種),不管你怎麼折騰,一畝地很難達到500美元;種經濟作物收入能好一點,但畝產1000美元也屬於極少的存在。

為什麼年輕人要逃離家鄉,為什麼鄉村會凋敝,為什麼大量田地拋荒……這就是土地價值被貶抑鎖死的結果。

所以,馬雲應該知道畝產1000美元有多艱巨。

由於畝產差異,中國農村拉伸出一條長長的鄙視鏈。

靠近沿海城市、中心城市的農村,資本願意下鄉,工廠扎堆,農民分享了城鎮化、工業化的紅利。

這裡的村民用抖音娛樂,踩平衡車下地,用無人機曬農藥。他們追求更為健康和時尚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坐擁幾套房笑一下城裡人活得不如狗。

但在窮的地方,各種光怪陸離充斥了快手,河北大媽自虐吃燈泡、灤縣一位農民炸褲襠、十幾歲的少女秀懷孕,堪稱底層殘酷物語。

河北大媽自虐吃異物,包括燈泡、蠕蟲、玻璃

實際上,用快手的還不是鄙視鏈最底端的。

截至2018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依然還有1660萬人。這個龐大群體基本沒有能力出現在互聯網上,普通人根本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就好像一個不存在的群體。

所謂一窮滋百病。並不是短視頻的出現導致了底層的殘酷物語,而是在中國GDP突破80萬億的時候,還有許多人未能享受到發展的紅利,借著短視頻的風口暴露在了社會公眾面前。

03

畝產1000美元,意味著中國現代化最後一塊短板將被補齊。所以,今年兩會上習近平幾次提到農村大有可為。

農民當然離不開土地。

中國農民人均2畝地,農業人口和耕地地域分布不均,很多地方乾脆就是碎片化。基本上是能實現市場化的、能集約化生產的大多早已實現得差不多了;但邊緣的則只能是靠天靠地靠自己了,提升單位產出困難重重。

要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農產品賣出個好價錢,少讓中間商賺差價。

道理很簡單,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拿這些年走俏的巨峰葡萄為例,常規情況下,巨峰葡萄畝產大約為2000-3000斤,到餐桌的價格一般為每斤6-15塊,但是落到農民手裡則只有1-3塊錢。

想想看,只要中間能少一兩個環節,巨峰葡萄就能實現畝產1000美元。

這些年,農產品豐產滯銷屢屢見諸媒體。一邊城裡人享受著高價,一邊是農產品賣不出去。

更可恨的是,滯銷居然成了一種電商營銷手段。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但事實上,不會哭的孩子更多。

中國的農作物生產,一般只要生產距離消費達到幾十公里,就需要一個銷售體系來支持了,更遑論幾百上千公里。

這就是阿里巴巴在堅持的,讓農業現代打破地理的阻隔。

體系當然需要的是長期的投入。只有體系化才能夠讓中國偏遠的農村趕上市場化的最後一波浪潮,讓更多的農產品直抵城市餐桌成為可能。

04

有不少地方都希望能在農產品交易上克隆「淘寶」模式。於是,一夜之間,成千上萬個電商平台冒了出來,有地方政府的,有資本的,還有細分行業的,農村彷彿瞬間就跨入電商時代。

網上隨便一搜就能出現很多賣茶的電商平台

但結果呢,很多電商平台很快就「殭屍」了,一天的銷售量寥寥無幾。堅持最久的還是阿里的農村淘寶。

為什麼呢?

這就涉及另一個層面的事情了——品控。

現代商業是一套複雜的「資金-商品」持續循環流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循環無法繼續。

西部一蘋果產地曾藉助阿里巴巴電商平台銷售蘋果,產品上線後,阿里巴巴接到大量投訴。因為很多農戶裝箱的時候上面放大的,下面放小的,甚至還放了壞的。

不用去分析這些農民的動機,但這個做法就足以毀掉信任,使交易難以繼續。

有沒有辦法?有。就是可追溯。

前不久筆者上農村淘寶買了一袋黑龍江響水大米,東西收到後,發現竟然還有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看到大米用了哪些化肥農藥,有沒有全球最大第三方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鑒定機構SGS的鑒定合格證書。

這麼大的工程,靠長期遊離於現代商業文明之外的農民、甚至政府都是不現實的。

它只能由成熟、富有經驗、具備相當公信力第三方來做。

阿里巴巴發起了一個「淘鄉甜」計劃:

村淘攜手地方政府部門,設計地標農產品的品質標準,所有接入淘鄉甜計劃的農產品,都要 「統一入倉、集中質檢、統一倉配服務」。

有了這樣一個「負責人」,客戶掃下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產品的加工包裝日期、入倉日期以及種植、加工、倉促、運輸負責人等信息。

而且現在除了大米標準,還有

肉禽

茶葉

水果

……

標準苛刻到什麼程度呢?據說村淘對新疆巴楚留香瓜的種植,不僅控制農藥化肥使用,對瓜直徑大小、掛果數量也有嚴格限制——一根藤上就結兩個瓜,保證每個瓜的個頭、水分和甜度達標,甚至灌溉用水也要求用富含礦物質的天山雪融水。

被日本、歐盟驗證過的食品安全制度——可追溯制居然被一家企業在中國最廣泛的範圍做到了,而且是惠及最大多數人。

於是,像響水大米一斤要7塊錢,比普通的貴一倍,在網上照樣賣的很火。

第一步,打破時空阻隔;第二步,農業從生產到銷售儘可能集約化。

沒有品質農業,農產品怎麼可能賣出價錢。

05

建一個網站只需要二十來萬人民幣,如果二十萬就能提升中國當地農業的品質,解決農產品最重要的銷售,那簡直是天大掉餡餅的好事。

很可惜,經濟學最基本定律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

大多數想複製村淘模式的,現在差不多都不存在了。

農產品商品化、品質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要走得順還要有配套措施,農村貸款、保險、物流等,前期投入巨大

這個東西深入改變了當地生態,需要與當地政府合作,必須擁有良好的政府關係

平台的信譽要充沛到村民願意接受實驗,並將自己的農產品交出去,中國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屈指可數

首先,你得在農村沉得下去。中國的農村在發展程度上,跨越了好幾個不同的階段,其差異之大超乎想像,沒有長期的深耕,很難融入當地的發展之中,解決實際問題。

其次,它還必須了解城市需求的多樣性。當代都市,品質生活已經深入人心,希望靠簡單粗暴的營銷來提升農產品品質,最終將會證明是得不償失的。

在沒有信任支撐的前提下,沒有認知度、沒有安全感的產品,直接放到網上根本行不通。

做好事,並不是只有良好的願望就可以成功的。

目前能夠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還是村淘。

比如,為了上述問題,阿里巴巴做了這樣幾件事:

更換產品包裝

找網紅做直播

與博物館合作做IP授權

……

利用阿里強大的實力,打造一縣一品的品牌農產品。然後再放在天貓、淘寶、農村淘寶、盒馬、易果、天貓小店等線上線下新零售平台售賣,製造爆款。

品質化可以讓農產品賣得貴

品牌化可以讓農產品賣得好

這兩個支柱使得畝產一千美元有了底氣。

海南的荔枝果農,多少年來一直走不出「豐產不豐收」的魔咒。過去他們的收入掌握在商販手上:水果豐收量大了,壓價;貨收夠了,壓價;稍微拖上一兩天收購,再壓價。經常是今天收購價四塊,明天就兩塊九。

而當村淘這個價格「闖入者」進入市場後,水果商販形成的壓價聯盟瞬間瓦解,荔枝收購價穩定在四塊九一斤,果農平均畝產收入達到了15000元(2235美元)。

畝產一千美金已非孤例。在新疆巴楚,瓜農收入兩年內翻了10倍;在重慶奉節,一棵臍橙果樹的收益從300元提高到了上千元;在四川鄉城,一棵蘋果樹結出的果子比半頭豬還值錢。

數據顯示,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已經覆蓋了221個國家級貧困縣,孵化品牌超2500個,覆蓋貧困縣人口超過300萬,帶動貧困縣就業超20萬。

06

畝產一千美金的難度非常大,但它又必不可少。

要阻止底層的變異,就要讓農村的土地產生更大的產值和效益。阿里正在讓底層撕開烏雲見陽光。

陽光給人以希望,越來越多農民和城市人才,開始返鄉創業就業。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人數約800萬人。

工具有了,人也有了,鄉村振興就有了基礎。這兩股力量的結合,讓脫貧致富的可能性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上一代的農民,很多人離鄉背井做了「農民工」,今天,農民不需要離開土地,就可以成為「農民商」。在這身份的變換之間,農業現代化又進了一步。

如果不需要背井離鄉,不需要拋家別子,不需要當二等公民就能實現共同富裕,誰還會走老路?

十多年了,中央每年的一號文件都是農村問題。

「農業真慘,農村真窮,農民真苦」,一直是困擾中國均衡、可持續發展的夢魘。

畝產一千美元的邏輯,似乎讓我們看到徹底解決「中國夢魘」的路徑。

也正是這種可能性,讓袁隆平帶著他的「海水稻」研發團隊,加入了畝產一千美金計劃。

感謝關注智谷趨勢(微信ID:zgtrend)。

如果你仍經歷著早九晚五人累錢少,

來這裡,有你財富進階的終極秘密!

智谷旗下投資理財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1989年,已經是30年前了
為國生娃這個重擔,終於有人扛起來了!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