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已解體28年,俄羅斯在未來幾十年還能恢復超級大國地位嗎?

蘇聯已解體28年,俄羅斯在未來幾十年還能恢復超級大國地位嗎?

世界上能夠稱為超級大國的沒有幾個國家,大英帝國、蘇聯、美國,這幾個可以算是僅有的超級大國。但是二戰把大英帝國打殘了,直接淪落為一般的強國,而美蘇經過40多年的冷戰對抗,蘇聯在1991年從內部解體,這使美國成為當今僅存的超級大國。

蘇聯的解體減輕了美國的壓力,繼承蘇聯主體的俄羅斯實力大不如以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現在依然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1.45億人口,位居世界第二的強大軍事實力,豐富的各種資源,如果假以時日,俄羅斯是否會重新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呢?

這個問題很多人比較感興趣,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具體來分析一下: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由內外部多種因素決定的,而且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對於一般國家而言,成為發達國家比較容易一些,而要成為超級大國是幾乎不可能的,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有可能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因為要成為超級大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一個超級大國的成長需要龐大的資源支撐,而在全球資源首先的情況下,一旦一個地區率先有一個超級大國發展起來,那麼其周邊國家就很難有機會再成長為超級大國了。

一、俄羅斯的天時

俄羅斯的天時,也就是俄羅斯的機遇。

蘇聯在短短的幾十年就成為超級大國,好像蘇聯一下子就把俄羅斯的機遇耗光了。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實力大幅衰落,尤其是經濟領域一蹶不振。雖然在2000年以後俄羅斯的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GDP世界排名只有三次殺進前十名,2017年排第12名。

目前除了美國依然是世界超級大國以外,俄羅斯的鄰國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經濟實力已位居世界第二,將世界第三遠遠甩在身後,大有向著超級大國發展的趨勢。而俄羅斯目前經濟萎靡不振,財政收入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俄羅斯現在是歐盟和中國的原料和能源供應基地。但從經濟發展角度上來看,這樣的經濟結構就難以支撐俄羅斯成為超級大國,而一旦中國發展成為超級大國,那麼俄羅斯基本上失去了重新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

二、俄羅斯的地利

俄羅斯的地利,也就是俄羅斯發展所需要的環境和條件方面。

第一、國土資源條件。

俄羅斯目前依然是世界第一領土大國,國土面積1710萬平方公里,橫跨亞歐兩大洲,從國土面積上來說,俄羅斯的國土足夠支撐其成為超級大國。但是從其國土質量來說,俄羅斯主要的優質板塊位於東歐平原,這裡是俄羅斯經濟和人口分布的中心地區,俄羅斯80%的人口位於歐洲部分。

而總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卻是地廣人稀,在蘇聯時期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將其他地區的人口遷移到西伯利亞和遠東來墾荒,這一地區才勉強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但是蘇聯解體以後,由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條件惡劣,大部分人都拋棄這裡,重新回到了歐洲部分過舒適的生活,這也導致原來的很多土地被拋荒。從這可以看出,儘管俄羅斯國土面積很大,但是真正能夠利用,或是被充分利用的主要是東歐平原,其他地區由於條件較差被利用的少。所以俄羅斯國土雖然看上去很大,但是質量比美國的差的遠。

資源條件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個加分項。俄羅斯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實現資源完全自給的國家。俄羅斯的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油氣產業也是俄羅斯目前的支柱產業。有人說,即使俄羅斯什麼都不發展,但依靠賣石油和天然氣就可以支撐200年,這麼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氣候條件。

俄羅斯的歐洲地區由於受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氣溫相對來說還不是特別寒冷,比較適合俄羅斯人的生活。但是烏拉爾山以東的廣大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冬季大部分是極寒天氣。西伯利亞本來都是蒙古高壓的發源地,再加上北冰洋的冰箱效果,使西伯利亞冬季氣溫達到零下四五十度。這樣的氣候條件別說是發展工農業生產了,就是人類活動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正是很多人忍受不了這裡的極寒天氣,所以這裡才地廣人稀。

第三、經濟結構問題。

蘇聯時期,經濟主要是以重工業為主,而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的蘇聯的經濟結構。現在的俄羅斯雖然也在大力發展輕工業和農業,但是經濟結構依然靠出口資源和出售武器為主。由於資源出口可以換取大量的財政收入,使俄羅斯形成對資源出口的依賴,而對於一般製造業卻缺乏投資的動力,這使俄羅斯的民用工業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當然俄羅斯人也認識到這一問題,但是要想改變單純依賴資源發展經濟的模式,短期內恐怕難以實現。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經濟規模縮水嚴重,在普京接手以後,雖然力主恢復俄羅斯的經濟,但是這也不是靠一個人就能改變的。當然2014年以前的油價大幅上漲讓俄羅斯嘗到了賣資源的甜頭,但是油價的大幅下跌又會使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俄羅斯經濟如果不擺脫對資源的過渡依賴,不要說俄羅斯要恢復超級大國地位了,就連重新成為經濟大國都比較困難。

第四、外部環境因素。

二戰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進行了40多年的冷戰對抗,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冷戰才宣告結束。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也曾向西方國家靠攏,試圖跟歐美國家打成一片,融入其中。但是很無奈,歐美國家並不接納俄羅斯,而是繼續把他當做一個具有威脅性的國家來對待。這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存在心裡陰影。

雖然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實力大不如以前,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俄羅斯還繼承了蘇聯龐大的核武庫以及強大的軍事力量,這還是令歐美國家不放心。為了將俄羅斯的威脅降低到最小,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通過吸納原蘇聯加盟成員國和華約成員國實現東擴,目前已將北約東部邊界推進到喬治亞和烏克蘭一帶。由於美國及北約的介入,引發俄羅斯與周邊國家的矛盾衝突,使俄羅斯周邊環境惡化。

北約東擴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緩衝空間,將俄羅斯的勢力擠壓回俄羅斯本土。二是通過激化俄羅斯周邊國家與俄羅斯的矛盾衝突,以此來牽制俄羅斯的精力,使俄羅斯不能安心發展經濟。

從最近這些年美國及盟友對俄政策的操作手法,我們可以概括為:經濟上制裁、軍事上圍堵、政治上孤立。目的很明顯,就是阻止俄羅斯再次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因為美國可不想蘇聯再現。所以俄羅斯的外部發展環境較為惡劣,由於俄羅斯與周邊國家的矛盾衝突,使俄羅斯疲於應付,這顯然不利於俄羅斯經濟的發展。

三、俄羅斯的人和

俄羅斯的人和,主要是俄羅斯國內氛圍及國民意志方面。

俄羅斯號稱戰鬥民族,歷史上拿破崙軍團,希特勒軍團都曾入侵過俄羅斯(蘇聯),都以失敗而告終,可見俄羅斯是一個不容易被征服的民族。在整個俄羅斯的發展過程中,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政策,這使俄羅斯從東歐平原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發展到如今170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的世界大國。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國內也曾出現過分裂勢力,分離傾向最強烈的就屬車臣共和國。普京上台以後兩次對車臣分離勢力用兵,最終使車臣共和國歸順俄羅斯聯邦的領導。從此以後,俄羅斯的國內各分離勢力相對比較安穩,俄羅斯總體上保持著和諧統一的局面。

綜上,對俄羅斯來說目前制約俄羅斯成為超級大國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經濟發展問題,而且俄羅斯的經濟在短期內難有大的改變。其次俄羅斯的外部發展環境較為惡劣,再加上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明顯領先俄羅斯,這使俄羅斯很難有機會再次成為超級大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在印巴衝突之際,南亞國家為何保持集體沉默?
冷戰結束後,美國為何沒有接納俄羅斯,反而實施新的「冷戰」?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