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一、元代錢幣

元代通行紙鈔,早期錢幣除蒙文大元及至大通寶外,鑄額均少。有些年號僅有寺觀錢傳世,這種寺觀小錢不作貨幣行用,舊稱供養錢。

清朝遺老、收藏家宣古愚愛好元錢,收藏品種甚多,一時身價倍增,偽造隨之蜂起。真品文字生動自然,一氣呵成。偽品文字常更加端正,但筆劃僵硬,無自然氣韻。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國古代錢幣》

元末的至正權鈔幣值愈大(即錢形愈大),面背錯范愈甚,這是上下范沒有對準所致,造成文字和輪郭都傾於一邊的現象,但出於自然,無造作氣。

其背文筆劃較繁,含糊不清者居多,偽造者常用真錢翻鑄,由於翻造不精,背文模糊,與真者大相徑庭。也有一種偽品雖刻意摹仿,背文特別清晰,同樣失去原錢雄渾自然的風貌。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元代「至正之寶」

歷朝鑄錢除特殊情況外,鑄量以千萬貫計,必然是熟練工人才能勝任,他們按工序放手操作,不若作偽者肆意模仿,顧此失彼,弄巧成拙。

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錢幣如天啟、天定、天佑、龍鳳等,不僅書體極佳,鑄造亦精。大義通寶的鑄工不及以上四種,故有「精天定,濫大義」之稱。大義通寶偶而也有精美者,但為數極少。以上五種都有偽品,其中最多的要推天啟和龍鳳。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錢通》

有一種天啟通寶偽錢是取天定通寶改「定」作「啟」而成。偽品的「天」、「通」、「寶」三字與「啟」字有明顯的不協調觀感。

龍鳳通寶有大樣與小樣兩種版別,文字略有肥瘦之分,大樣較少見,小樣「凰」字「鳥」部有斷足者,這兩種版別皆一手所書,文字道勁渾厚,偽造的龍鳳小平及龍鳳背永字錢則面目迥異。


二、明代錢幣

明代錢幣,早期與後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早期狹輪,文字挺秀;後期外輪變寬,錢文以宋體為主。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明代洪武通寶

明初的大中、洪武錢為早期風格的代表,當時各局均有鑄造,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五式,版別較多,如「通」字就有單、雙點之分,背有紀值、紀地及光背等數種,各地所鑄的錢文自成系統,書體各不相同,存世多寡懸殊,偽造者有取常見的浙、豫版改成稀少的京、濟、鄂版,以致面背文字不符,暴露了弱點,如偽餞大中通寶背十桂的面文就完全是浙版的字體。

又如偽錢天順通寶,是取明末的大順通寶改鑄而成,天順在弘治之前,屬明代的早中期,不應出現明末的錢風,明代實際上沒有鑄過天順通寶,這裡只是舉例而已。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古錢幣收藏

明代錢文為避朱元璋的「元」字諱,一律稱通寶,且直讀(即通寶二字在右、左方);延及清代,錢文仍以直讀通寶為主。直至咸豐發行大錢時又恢復了元寶、重寶之稱。


三、清代及太平天國錢幣

咸豐錢中珍品不少,如寶福局背文小字計重在幕內(即錢肉內)者都較珍貴,偽造也多。但寶福錢皆為紅銅鑄成,偽造者誤以黃銅鑄,易於識破。不過,確有極少數黃銅寶福錢並非後來偽造,可能是當時民間私鑄。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咸豐通寶

太平天國的錢幣種類複雜,錢文以宋體及楷書為主,銅質粗,砂性較重,宋體字文的鑄工一般較精,而一種隱起文字體的如天國背直聖寶、太平天國背橫聖寶的鑄工就差些。太平天國的大錢、花錢等特殊品種偽造也多。

元明清及太平天國錢幣真偽辨別舉要

太平天國通寶

廣西大成國的平靖勝寶錢文屬隱起文,有一種偽品系用真錢翻鑄,幾能亂真。

以上簡單舉例,遠不能概括歷代古錢的全部特徵,關鍵是要接觸實物,分析研究,然後才能成竹在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元 的精彩文章:

兩漢與魏晉南北朝錢幣辨偽秘要
桑介吾、蕭詩寒、黃河、李萬生、張榮慶、楊永和書法藝術

TAG:元谷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