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賜和珅「保命詔書」,和珅被賜死時打開一看,果斷隨乾隆而去

乾隆賜和珅「保命詔書」,和珅被賜死時打開一看,果斷隨乾隆而去

在古代封建社會,帝王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他們掌握了生殺大權,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旦一個手握大權的皇帝要賜死一個大臣,那大臣只能夠乖乖去死了,不然很可能連累家族,畢竟,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在清朝乾隆皇帝的時候,有一位很著名的官員叫做和珅,此人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大貪官,但是他又是乾隆的寵臣,十分受皇帝的信賴,乾隆皇帝還在的時候,他可謂是權勢滔天,風光無限。這個人不僅僅能夠洞悉乾隆皇帝的心思,所有的事情都能讓乾隆合心合意,他的能力還特彆強,很多事情到了他手中都能夠辦得好好的,所以,和珅雖貪,但是乾隆還是十分縱容他的,給了他很多優待,甚至把自己寵愛的女兒嫁給他兒子。

但是,乾隆死後,嘉慶皇帝掌權,嘉慶早就看和珅不順眼了,之前只不過是因為乾隆的緣故沒敢動他,乾隆死後,就沒有誰能夠護著和珅了,於是嘉慶就殺掉了和珅,還把他的家給抄了。

其實,乾隆對和珅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能夠縱容他也是因為他自信自己能夠掌控他;但是嘉慶就不一樣了,乾隆應該是默許了嘉慶殺了和珅的。事實上,他也能夠料到,自己死後,和珅肯定活不長久。

鑒於乾隆對和珅的寵愛,在民間的傳說之中,其實乾隆在死之前,是給和珅留下了一道「保命」用的遺詔的,讓他在生死攸關的時候打開。和珅得到了這道遺詔十分開心,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沒想到他想錯了。

在嘉慶給和珅定罪之後,和珅立刻想到了乾隆留給他的遺詔,於是趕緊打開遺詔去看,沒想到上面寫的不是保命的法子,而是「留全屍」三個字,於是,嘉慶就按照乾隆的說法,給和珅賜了白綾,留下了全屍。這事到底是真是假,反正民間傳說是這麼說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帝王之心莫測吧,算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經典故事匯 的精彩文章:

清朝八旗旗主的身份原來這麼厲害,和珅見了都要客客氣氣伺候著

TAG:人文經典故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