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養好生命之氣,老人鍛煉謹防10個錯

如何養好生命之氣,老人鍛煉謹防10個錯

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各種瑣碎小難題。掌握一些竅門,略施小計,也許就可以讓生活難題迎刃而解了。人民健康網《健康生活小竅門》專欄,為您出謀劃策,用「小心機」化解「真危機」。

如何養好生命之氣

氣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推動血液在體內運動,促進能量轉化、汗液排出、大小便排泄等,調控著人體的新陳代謝,維繫生命進程。

1.少言語養真氣。

真氣又叫元氣,人體各個臟腑器官的生理活動都要靠真氣來推動、激發和溫煦。少言養生,就是不能隨意讓肺氣耗散。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說話。

2.戒色慾養精氣。

精乃腎之主,縱慾太過,易耗散精氣。因此,節慾養精是養氣原則之一,切不可房事過度。

3.薄滋味養血氣。

飲食要清淡,多吃蔬果,少吃肥肉、辛辣、油膩等食物。

4.咽津液養臟氣。

古代養生家常把唾液稱為金津、玉液,有灌溉、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大家平時可試試「吞津」法:用舌頭舔唇、齒、上顎等部位或在口腔內攪動,待口水增多,在口中鼓漱吸吮後,再慢慢咽下。

5.美飲食養胃氣。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飲食結構合理、規律飲食可保護脾胃功能。

6.少思慮養心氣。

心主管人的精神活動,思慮過度或重壓之下容易損耗心氣,因此不要過分思慮,更不要鑽牛角尖。

老人鍛煉,謹防十個錯

1.長時間跳廣場舞傷膝蓋。

為什麼跳廣場舞容易受傷?如今,廣場舞難度越來越大,通常會設計很多身體旋轉、下肢扭轉的動作,這些動作對身體重心控制、下肢力量和穩定性都有較高的要求。動輒一兩個小時以上的舞蹈時間,意味著關節長時間連續使用。

跳廣場舞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難度並不是越高越好,適當控制時間和運動強度有利於保護膝關節。每次跳廣場舞不要超過1小時,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2.爬牆、甩肩易導致肩袖撕裂。

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大多數都有肩膀疼痛史,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緩解。

老年人在小區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舉的動作,包括單杠或吊環中的轉肩、棒球的投球、舉重的抓舉、甩肩、爬牆等。其實,這些反而增加肩關節的負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3.「燕兒飛」、仰卧起坐傷椎間盤。

有些老年人會鍛練腰背肌,動作叫「燕兒飛」。「燕兒飛」是一種不錯的運動姿態,但不一定適合老年人。因為老年人關節、椎間盤老化,有關節增生、椎管狹窄等問題,伸展過度會加劇關節的擠壓和碰撞,增加椎弓的應力,造成骨折,同時讓椎管更狹窄。

仰卧起坐也不適合老年人。仰卧起坐時要把雙腿蜷起來練腹肌,力度太大,已超過國際勞工組織對椎間盤限定的150牛的定力,會增加人體腰椎部位的負荷,讓老年人椎間盤退變更加嚴重。

大多數中老年人的頸椎、腰椎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再加上骨質疏鬆,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給頸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再加上仰卧起坐時,頭部的變化較大,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很容易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意外。

4.大強度、高難度鍛煉升血壓。

有些老年人覺得,運動強度越大、運動量越大,越有益於健康,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但是爆發性的運動,可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運動貴在堅持,而不是在於速度和強度。

5.爬樓梯、登山鍛煉加大關節損傷。

在城市中,爬樓梯被不少老年人列為鍛煉項目。他們認為,這種健身可以在家門口進行,不需要額外場地,不用專門時間,方便快捷。其實,爬樓梯的過程中,膝關節的壓力明顯增大,膝關節的反覆撞擊,周而復始的重複動作,無疑會加大膝關節的損傷,誘發膝關節疾病。

登山是膝關節損傷的高發項目,與爬樓梯類似,同樣容易損傷膝關節。下山時膝關節所受到的衝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5~8倍,加重髕骨軟骨面和半月板的損傷。

6.頭頸部繞旋練習易出現意外。

很多老人經常做頭頸部繞旋練習,認為這樣對頸椎好,也有利於緩解頸肩部的酸痛。但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動脈硬化,甚至頸動脈斑塊形成,頭頸部劇烈繞旋,可能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跌倒事件,重則造成動脈斑塊脫落,危及生命。

老年人進行頭頸部鍛煉要適度,應降低動作幅度、速度和繞旋力度。兩側及前後擺動的幅度應該控制在180度以內,不時靜歇2~3秒,以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7.運動損傷後「熱敷」會更腫。

運動不科學或身體不協調,可能導致老人腳踝扭傷等情況,局部組織會疼痛、腫脹。有些老年人會立即採用「熱敷」方法,認為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痊癒速度。

需要提醒的是,出現運動損傷(如腳踝扭傷)後,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在損傷24小時內進行冷敷(如冰塊、冰毛巾),將傷處組織內溫度降低,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液,有利於控制病情的發展;24小時後才可以進行熱療,加速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活血散瘀、消腫、減輕疼痛的作用。

8.倒走練習易摔倒。

常能看到早晨在公園晨練的大爺大媽特別愛倒著走路,覺得這樣更能達到鍛煉大腦和四肢的效果。殊不知,老年人的平衡力、視力、反應能力等均有所下降,倒走極易出現摔倒、崴傷等意外。

9.空腹晨練小心頭暈。

對於老年人來說,空腹晨練很危險。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腹中已空。不進食就進行1~2小時的鍛煉,會導致熱量不足,再加上體力的消耗,會使大腦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時間也會讓人不舒服。

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頭暈,嚴重時會出現心慌、腿軟、站立不穩。心臟原本有問題的老年人可能突然摔倒,甚至猝死。老年人的運動項目一般都不劇烈,晨練前少量進食不會有什麼麻煩,且多數老年人時間充裕,簡單吃一些食物不會耽誤太久。尤其對於胃部常有不適的老年人來說,晨練前適量進食是一種好的保健方法。

另外,老人晨練最好等到太陽升起之後再開始,這樣才是最安全的鍛煉。

10.運動憋氣加重心臟負擔。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減退,用力憋氣時,可能會因肺泡破裂而發生氣胸。

憋氣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此外,憋氣時因胸腔的壓力增高,回心血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易發生頭暈目眩,甚至昏厥;憋氣之後,回心血量驟然增加,血壓升高,易突發腦血管相關疾病。

因此,像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等需要憋氣的運動項目,老年人不宜進行。

氣虛體質勤練「五功」

現代研究表明,低強度且多次的鍛煉,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氣虛體質人群的臟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對其抗病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這裡給大家推薦五種簡便易行的功法,不妨堅持練習。

1.拋空。端坐在椅子上,左臂自然屈肘,掌心向下放在大腿上;右臂屈肘,掌心向上,模擬向上拋物的動作3~5次,然後換左手重複以上動作。以上全部動作為1組,每天練習5組。

2.盪腿。選一個較高的椅子,高度以端坐狀態下兩腳自然下垂而足尖不觸及地面為準。兩腳懸空,前後擺動10~15次,逐漸增加擺動的幅度,每天練習3~5次。開始擺動腿前,也可以在座位上小幅度、緩慢地左右轉動身體3次,以加強益腎強腰的功效。

3.摩腰。端坐在舒適的座椅上,並適度松解上衣及腰帶,以不妨礙摩腰動作為度。兩手掌掌心相對,快速摩擦至略發熱後,將兩手掌心置於後腰,進行較快的上下摩擦。待手掌變涼後,再次搓熱掌心,繼續重複上述摩腰動作,直到腰部感覺發熱為度。每天做3~5次為宜。

4.默念「吹」字。兩腳併攏直立,兩臂從體側提起,向後與腰部摩擦3次後,緩慢、勻速轉至體前,呈抱球狀。隨後身體微微下蹲,兩臂隨之下落於膝蓋上部,下蹲同時呼氣,心中默念「吹」字。呼氣時,身體下蹲至膝蓋不超過足尖時,慢慢吸氣,站起,同時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連續做6~10次為一組,每天做3組。

5.揉足三里。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在外膝眼下3寸。取穴時可以將同側手的掌心置於膝蓋處,手掌貼膝蓋自然下垂,無名指指尖處約為足三里穴。按摩時可以拇指點按或點揉足三里,每側30秒,左右交替重複3~5次。按摩的力度以按壓後拇指指甲變白為度。

搓筷子,預防感冒

筷子是家家戶戶最常見的餐具,其實它還有想不到的養生保健作用。

中醫學認為,與腳部一樣,手部也有很多反射區,人體的各臟腑器官、四肢孔竅在手部均有其對應的部位。不斷刺激手部穴位,能使內臟受到良性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臂麻木、腹瀉等毛病,還能預防感冒。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易行的小方法——搓筷子。

具體操作方法是:取兩根有方棱的筷子,放置手心,雙手反覆搓擦,盡量讓其接觸到掌心的各個位置。每次搓3~5分鐘,搓前可塗些護手霜保護皮膚。

(來源:人民健康網綜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保健 的精彩文章:

這六種錯誤的鍛煉方式反而會加速衰老
如何快速治癒口腔潰瘍

TAG:生活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