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人路遇強盜,情急之下賦詩一首,強盜竟反送白銀,該詩亦成經典

詩人路遇強盜,情急之下賦詩一首,強盜竟反送白銀,該詩亦成經典

唐朝一直以盛世的容顏冠絕於歷史之巔,讓人心之嚮往又遙不可及,其實在這層盛世的外衣下,卻隱藏了危機的巨大核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處皇宮大院里的人對潛在的危機毫不知覺,但身在其外的人卻看得清楚,尤其是具有敏銳嗅覺的文人,他們通過詩歌的形式將感知的一切付諸於紙面,留給後人無盡的思索。

唐朝中後期就有這麼一位名叫李涉的詩人,曾真實遇到過危機。安史之亂後大唐形成了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不安寧,各地各邦都有小型犯罪團伙流竄作案,李涉能夠遇上這麼一遭也不足為奇。這是一起發生在長江渡口的搶劫案,但搶劫的東西十分出人意料,強盜們搶劫的非錢非物,竟是一首詩?

話說身為太學博士的李涉從長安出發前往九江,計劃探望時任江州刺史的胞弟李渤。然而還沒等到達目的地,李涉就在浣口被一夥劫匪攔了下來。帶頭的匪首滿臉橫肉、凶神惡煞,不過顯得挺有禮貌,搶劫之前先諮詢對方家底,不搶無名之輩。他怒氣沖沖地問船夫:是誰在渡船?船夫回道:是李涉李博士。

李涉是國子博士,所以被世稱「李博士」,在晚唐文壇的名氣很響。幸好這匪首懂點之乎者也,所以一聽到這外號,馬上就知道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明星大腕。匪首遂下令停止搶劫,反而邀請李涉一起入席同飲,席間更請求李涉即興賦詩一首,以餉其滄海遺珠般的詩名。

要說這李涉著實被嚇得不輕,所幸對方是個粉絲,若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即興賦詩並不容易,不過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體內蘊藏著多麼大的潛力。李涉看看船上的親切的家小,再看看岸上滿懷期待的強盜,大筆一揮寫下了這首絕句。

《井欄砂宿遇夜客》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於今半是君。

李涉這個題目起得就非常睿智,他將強盜稱為「夜客」,來自夜晚的客人,多麼詩意,多麼可愛,直接將嚴肅的搶劫事件轉換為了陌生人之間的美麗邂逅。接著李涉發揮文采寫道:江邊小村趁著夜幕落雨紛紛,綠林好漢們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以後你們都不必隱姓埋名,因為這世上有一半都是像你們一樣的綠林好漢了!

李涉的智慧不僅體現在題目上,更體現在輕鬆的敘事風格上,甚至還帶有一絲文人式的專屬詼諧與幽默。這一嚴肅的社會現象在李涉的筆下被刻畫成了一件趣聞,雖然將打家劫舍的強盜稱為「綠林豪客」確實有點拍馬屁的成分,但從中可以看出李涉的創作才能是有的,而且還可以看出詩人這一身份在唐朝時受到了足夠的尊敬。

匪首讀了李涉的詩後大喜,不僅將所奪財物悉數奉還,更自掏腰包反送李涉白銀百兩,相當於是購買詩歌的錢。隨後匪首將李涉所乘坐的船隻放行,而這個神奇的故事也得以流傳至今。

不過我們還應在李涉的筆下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他在詩中隱喻了對大唐現實的擔憂:世上已經太多強盜了。其實不只是在安史之亂後,大唐的歷史或多或少都帶著些許危機,我們來看看唐朝的大體脈絡走向。

唐太宗搶過父兄的衣缽,將大唐強勢帶入了開平之年,然而一位千古女帝的出現卻讓輝煌斷層,一段讓歷史銘記,但讓大唐不愉快的插曲;唐玄宗隨即扳倒了武族勢力,成功讓大唐成為了盛唐,然而安史之亂卻打破了長安美夢,大唐因此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從此一蹶不振……此起彼伏,黑白相間,這就是唐朝的現實。而李涉只不過在現實中挑動了一根敏感的神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魯迅為什麼會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白居易偶遇劉禹錫,酒席之間即興斗詩,各留一首經典,高下立判!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