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大數據成為銀企對接「加速器」

讓大數據成為銀企對接「加速器」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而這一問題也得到了各方的密切關注。如何通過創新手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少代表委員都提出了建議,而如何通過大數據等企業無形資產來幫助中小企業融資,成了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讓大數據信息為中小企業擔保

「中小企業貸款很貴很難,因為擔保抵押品不足。」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建議,政府引導,發動社會力量,以大數據信用信息作為基礎,打造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小微企業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小微企業的「虛擬擔保品」。「如果有足夠多的擔保品,金融機構放款就不用過於擔心壞賬問題,就能增加對中小企業放款的意願,給予其支持。」

「我們希望讓大數據成為企業融資的『代言人』、金融機構的『風控師』、銀企對接的『加速器』。」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帆說,他們已經在開始探索運用大數據助推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

楊帆介紹,該局牽頭建成了重慶市融資大數據服務平台——渝快融,重點為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開展融資服務,於今年1月17日上線運行。平台匯聚了重慶市26個市級部門及單位的105類、1242項、2200萬條涉企數據,平台由融資專題資料庫、數據安全運行區、融資撮合平台、系統展示門戶組成,實現「涉企數據一庫出」。

「企業申請貸款不用一家家銀行跑,只需要在平台上提出申請,平台會自動收集相關數據提供給銀行,銀行精算模型根據我們提供的數據就能評估出企業是否符合他們的貸款標準。」楊帆說,目前他們已整合8家金融機構及2家金融服務平台,並可全面展示融資相關政策、金融產品、行業情況等綜合信息。上線一個多月,申請融資的成功率達到95%,融資額已達3.32億元,3月有望突破10億元。

多種模式創新挖掘企業無形資產

「我們借鑒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的模式,建立了全國首個商業價值評價體系,挖掘企業無形資產,彌補企業資產輕的短板。」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陳金山介紹,他們通過多渠道集成涉企數據,如水電氣、社保、稅收等部門的權威數據,多維度分析企業的發展狀況。

陳金山說,他們與金融機構共同制定了中小企業商業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只要輸入涉企數據,模型會自動計算企業的商業價值得分。通過一個標準衡量企業商業價值,並進行等級劃分,合作銀行可以按照自行設計的商業價值授信標準,在總體偏離度不超過25%的原則下對企業靈活授信。只要符合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條件的企業,原則上均可獲得300萬元以內的純信用貸款。

自今年1月中旬正式啟動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工作以來,截至3月8日,在重慶市商業價值信用貸款管理平台註冊的企業接近1400家,審核通過的企業400餘家,7家合作銀行已為5個試點區縣90餘家企業發放商業價值信用貸款約1.7億元。

同樣是重慶率先在全國推出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截至今年2月底,已通過合作銀行向721家科技企業發放貸款17.27億元,其中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8.92億元、疊加發放商業貸款8.35億元。該模式依託「商業大數據應用 知識價值軟體化評估」建立評價體系,以企業知識產權為核心,包括研發投入、人才團隊、創新產品、創新服務等創新要素共同參與評價,由軟體系統自動生成科技型企業的評價結果,有五個信用等級,對應不同的推薦授信額度,最高額度今年將從300萬元提升到500萬元。從目前試點的情況來看,銀行貸款執行基準利率,較傳統商業信用貸款,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了約50%,部分緩解了融資貴的問題。

「這是各個部門利用大數據解決融資難題的初步探索。」楊帆也表示,如何讓大數據更好更可靠更便捷地為企業融資服務,還需要不斷拓展融資主題資料庫的數據匯聚能力、不斷提升融資大數據的分析治理能力、不斷擴展融資服務領域及應用場景。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左常睿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90後女生剛上一天班就憤怒辭職!結果更沒想到的是……
我國天文學家首次展示銀河系恆星盤驚人的翹曲結構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