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研究發現,微塑料能攜帶有害病原體漂洋過海

研究發現,微塑料能攜帶有害病原體漂洋過海

研究發現,微塑料能攜帶有害病原體漂洋過海

英國斯特靈大學的研究結果證實,那些出沒於世界各地的微塑料,有可能作為有害細菌的「筏子」,將這些細菌從污水排放口帶入到農業生活用水及海灘河流中去,這意味著微塑料可能對全球人類的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了《海洋污染公報》上,科學家先是從英國蘇格蘭一些水質最好的海水浴場中發現了這些攜帶有病原體的微塑料,隨即從英國東洛錫安的五個海灘採集了微塑料樣本。在科學家收集的樣本中,有 45% 被能引起腹瀉和敗血症的大腸桿菌感染了,有 90% 則被能引起霍亂的弧菌所感染了。

這種微塑料也被稱作是 nurdles ,一種微小的塑料顆粒,是很多塑料製品的基本構件,從水瓶到電視機都會用到這種材料,常常通過集裝箱或者卡車意外溢出來造成污染。由於這種微塑料的多是透明的,因此也被稱作是「美人魚的眼淚」,當它出現在海灘上時,對兒童則尤其危險。

研究發現,微塑料能攜帶有害病原體漂洋過海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 Richard Quilliam 表示,這一研究成果也有可能證實上世紀末的霍亂病菌或許就是從印度洋沿岸「漂流」自美洲去的。

Quilliam 解釋說,「危險就在於這些病原體附著在塑料上後就有可能遠距離運輸,甚至還可能比正常情況下存活更長時間。當病原體與一塊塑料結合時,它甚至能受到塑料的保護,因為塑料通常可以規避那些本來能殺死病原體的東西,比如說紫外線」。

Quilliam 認為了解這一風險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要考慮塑料上的病原體對人體的暴露情況。洗澡水是受到歐盟相關規定監管的,能檢查出水中的大腸桿菌。但歐盟不會逐個檢查海灘上被污染了的廢棄塑料。當孩子看到色彩鮮艷的塑料時,你很難說他不會把這些東西放到嘴裡」。

雖然研究者們只測試了這些微塑料中的大腸桿菌和弧菌,但他們認為微塑料還可以在海中吸引其它的病原體過來,如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這些病原體也都會導致腹瀉等腸胃疾病。

一般來說,大腸桿菌可在海水中存活兩到四周的時間,而弧菌和諾如病毒則可能在海水中存活數月。Quilliam 說,「這項研究還處於一個起步的階段」,雖然目前尚不清是否所有塑料上的病原體都能長時間的在海面上自由漂浮,「但這些病原體會在塑料上形成生物膜而與塑料相結合,這使得它們並不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

除此之外,這份研究報告也提出了海水溫度的上升會擴大「新發疾病」的地理範圍。研究團隊也建議要去識別海灘上有害的微塑料來源,以改進歐洲海灘浴場的水資源。目前,Quilliam 的研究團隊已經獲得了來自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 185 萬英鎊的資助,他們還將繼續研究這些攜帶病毒的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估算出微塑料的數量和組成成分,以及它們是如何通過排污系統進入英國的河流與沿海系統。

題圖為《塑料海洋》劇照 來自豆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Meme:Twitter 熱議單身標誌,大家語氣里都透著點高興
辛芷蕾代言歐萊雅,Netflix 新廣告要吸引更多的創作人才 | 乙方日報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