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英特爾稱5年內必有飛行汽車;扎克伯格正打造腦機介面;YouTube推出增強現實濾鏡功能等

英特爾稱5年內必有飛行汽車;扎克伯格正打造腦機介面;YouTube推出增強現實濾鏡功能等

1.英特爾無人機負責人:5年內會出現飛行汽車

科技網站CNET報道,英特爾無人機部門總經理Anil Nanduri在接受專訪時稱,5年內絕對會出現飛行汽車,但可能還不會規模化。10年內,空中計程車就會出現,「我們的工作就是讓它實現。」Nanduri認為,電池的續航時間和重量是最大的挑戰。「使用現有的電池技術,能實現30-45分鐘的電池續航。更大的無人可以放更大的電池,但會更重。」現在人們正在研究混合動力電子垂直起降(EVTOL)系統,利用傾斜轉子設計的空氣動力學特性起降。在飛行中它像一輛傳統飛機,但可以垂直起降。

2.馬克扎克伯格正打造鏈接人腦與機器的介面

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接受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採訪時詳細介紹了這家矽谷巨頭如何研究「腦機介面」,用戶可以佩戴類似淋浴帽的設備讀取大腦活動,用大腦與AR環境進行交互,替代鍵盤,觸摸屏或手勢。該研究將允許用戶直接在腦內瀏覽菜單,在AR房間中移動物體,甚至用大腦直接輸入單詞。扎克伯格表示,人類不應把人工智慧視為一種會導致人類滅亡的技術發展。

3.機器閱讀理解首次超越人類,雲從科技創自然語言處理新紀錄

中國人工智慧「國家隊」雲從科技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宣布,在自然語言處理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大型深層閱讀理解任務數據集RACE數據集登頂第一,並成為世界首個超過人類排名的模型。有評論認為,這會是機器深層理解人類語言的開端。論文中,雲從科技與上海交通大學基於原創DCMN演算法,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模型,使機器閱讀理解正確率提高了4.2個百分點,並在高中測試題部分首次超越人類(機器正確率69.8%、普通人類69.4%)。

4.YouTube推出增強現實濾鏡功能:基於ARCore技術

據CNET報道,谷歌近期發布的最新版YouTube Stories和ARCore提供了「增強面部」API,幫助用戶在短視頻中添加虛擬道具。YouTube母公司谷歌在博客中表示,該功能利用3D網格技術,產生了更逼真的濾鏡。谷歌人工智慧研究工程師表示,AR眼鏡濾鏡可模擬光線反射,在面部形成虛擬陰影。此外該功能還支持逼真的化妝效果。

5.尼桑自動駕駛汽車將部署NASA技術,可實現遠程控制

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製造商尼桑(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尼桑表示其「人機迴圈」(human-in-the-loop)系統受NASA的火星漫遊者(Mars Rover)項目的啟發,該系統解決了汽車如何對道路狀況的突然變化做出反應的問題。人工控制室可接入汽車的外部攝像頭,幫助汽車擺脫棘手的局面。尼桑將其技術稱為SAM(無縫自動駕駛移動出行),最早的版本旨在實現無人駕駛機器人計程車以及自動駕駛快遞服務。

6.機器人技術有望幫助提高垃圾回收能力

歐盟氣候變化知識與創新團體(Climate-KIC)近日發布消息稱,基礎設施運營商和市政服務公司Ferrovial正在與初創公司ZenRobotics合作,將AI和機器人技術融入城市固體廢物處理廠中。Zen Robotics Recycler(ZRR)機器人配備了許多感測器,包括機器視覺,可持續監控廢物流。由AI識別出所需的材料,工業機械臂可以快速準確地挑選出這些材料。ZenRobotics技術已經在建築和拆除廢物分類中進行了測試,在分離的流中其純度達到98%。該技術已證明其具備分離重達30公斤的大件物品的能力。

7.健康管理機器人公司「常仁科技」獲1億元A輪融資

常仁科技現已獲得1億元A輪融資,資方為某國企。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新產品的實驗與註冊,加強演算法和提升產品靈活度、交互性及準確率等;從C端服務向B端延伸,即加速人工智慧產品在醫院、體檢中心等場景的落地,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該公司是一家依託於上述技術、以家用機器人為載體幫助用戶進行日常健康管理的科技公司,於2016年在上海成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俄自殺式無人機「神風」引領新戰法,韓國將建造世界級機器人博物館,新華網與中國信通院共建5G新媒體實驗室等
70後將實現永生!這個研究一出來,全世界都炸了!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