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每年下水總噸位多出5萬噸!中國造船業生產力水平大大提升

每年下水總噸位多出5萬噸!中國造船業生產力水平大大提升

從古至今,軍費問題一直是制約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到了今天,這個道理依舊適用於全球所有武裝力量。縱觀世界各國,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國防預算的高低。雖然,並不是每一個軍費大國都是軍事強國,但每一個軍事強國的背後定然是高額的軍費投入。

作為全球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國的軍費問題一直備受各國關注,甚至美國軍費預算的漲幅情況成了當年全球總體安全情況的風向標。尤其是在冷戰結束後,美國軍費一度超過全球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而這也是美國軍隊至今高居戰力榜首的根本原因。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國防預算的投入比例並未發生很大變化。

圖:美國海軍三艘航母同時出海

據了解,2019年美國國防總預算大約在7200億美元左右,而2019年解放軍的國防預算為1.19萬億元,摺合美元約為1776.1億元,總量只相當於美軍的24.6%。而中國軍費投入較2018年漲幅約為7.5%,使我國軍費連續4年保持個位數增長。可以看到的是,美國的軍費投入依舊遙遙領先,不過,中國軍費投入與排在第三、第四名的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拉大。

圖:我國最新下水的驅逐艦

在解放軍逐步發展壯大的同時,美國軍隊的體量也在不斷膨脹,但是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現象,解放軍海軍一年下水的艦艇總噸位大致維持在20萬噸左右,而美國海軍即使將在建的排水量十分龐大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分攤在下水總噸位中也不過15萬噸。要清楚的是,目前美國海軍是美國軍費的最大流向,約佔其全部經費的25%,而這一數字同中國一年的全部軍費相持平。那麼,解放軍海軍究竟是如何以1/4的預算做到比對方還要多出5萬噸之巨的下水量呢?

圖:美國海軍福特級航母首艦

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中美兩國匯率所帶來的錯覺,因為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長年維持在6.6倍以上,但是實際上,中美兩國新型艦艇的採購成本價遠遠低於6.6倍的差距,由於目前各種武器平台越來越複雜,所需要的各種精密電子設備越來越多,而這類設備最大的特點就是科研投入遠高於材料成本。所以,美國的採購價並非天然高於中國。對於這一特點詮釋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五代機,據了解,目前我國殲20的採購價將近10億元,摺合1.5億美元,而美國洛馬公司F35A戰鬥機在充分殺價後單價已經降到8500萬美元一架,價錢略高於殲20的一半。所以,儘管說是匯率的原因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單憑匯率這一個原因無法做到中美海軍之間如此大的差距。

美國F-35戰鬥機

綜合衡量各種因素,根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中美雙方軍用造船產業的產能以及生產力水平的較大差異。其實發展到今天,美國工業體系的最高峰莫過於其強大的航空產業,稱霸全球半個世紀直到今天依舊無人撼動,可以說已經到了獨步天下的水平。但是與之相比,造船業卻遠非無人能望其項背,儘管在二戰時期,美國造船產業也曾一度領先世界,但是如今,由於工業體系轉型的不均衡,美國造船產業已經是落日餘暉。目前,美國民用造船業已經基本歸零,造船廠只能靠軍工訂單苟延殘喘,這也就造成了美國造船企業的價格虛高而效率卻普遍低下的境況。

圖:美國最大的造船廠——英格爾斯造船廠俯瞰圖

除過生產產能的差異,比如海軍近年來在某些項目上的嚴重浪費也不容忽視,這些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耗資十分巨大,卻難以形成有效的戰鬥力。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海軍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和瀕海戰鬥艦項目,據稱,這兩個項目總耗資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不過收益卻微乎其微。而一艘DDG1000的總花費在中國海軍手裡卻可以打造60艘以上的056,無謂的浪費進一步拉低了美國海軍新艦的下水速度。所以,儘管目前的美國海軍依舊可以做到獨步天下,但是伴隨著中國海軍的逐漸崛起,未來的美國海軍再難做到一家獨大!(利刃弈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空中「捷達」:生產了60年,皮實可靠,如今花30萬就能買
怕毀名聲!印度「光輝」戰機要裝鴨翼 殲10:別說跟我學的

TAG:谷火平 |